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杨论文

不同倍性大青杨对干旱、盐胁迫的响应机制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9-16页
    1.1 大青杨简介第9页
    1.2 杨树多倍体育种进展第9-11页
        1.2.1 多倍体植物的概念第9页
        1.2.2 多倍体的形成第9-10页
        1.2.3 多倍体的意义第10页
        1.2.4 杨树的多倍体育种第10-11页
    1.3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1-12页
        1.3.1 干旱的危害第11页
        1.3.2 抗旱机理的相关研究第11-12页
    1.4 盐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第12-13页
        1.4.1 盐胁迫的危害第12-13页
        1.4.2 耐盐机理的相关研究第13页
    1.5 转录组研究现状第13-15页
        1.5.1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发展第13-14页
        1.5.2 杨树逆境转录组分析研究概况第14-15页
    1.6 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第15-16页
2 不同倍性大青杨的耐旱性分析第16-31页
    2.1 试验材料第16页
        2.1.1 植物材料第16页
        2.1.2 试验试剂第16页
        2.1.3 主要仪器设备第16页
    2.2 试验方法第16-20页
        2.2.1 材料第16页
        2.2.2 表型的观测和苗高的测定第16页
        2.2.3 叶片旱害指数调查第16-17页
        2.2.4 相对电导率测定第17页
        2.2.5 生物量测定第17页
        2.2.6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第17页
        2.2.7 脯氨酸(Pro)含量测定第17-18页
        2.2.8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第18-19页
        2.2.9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第19页
        2.2.10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第19-20页
        2.2.11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第20页
        2.2.12 叶绿素PSII的光化学效率和净光合速率的测定第20页
        2.2.13 统计分析第20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20-29页
        2.3.1 干旱胁迫对不同倍性大青杨各株系的表型观测及苗高调查第20-22页
        2.3.2 不同倍性大青杨叶片的旱害指数调查第22页
        2.3.3 干旱胁迫对不同倍性大青杨各株系相对电导率的影响第22-23页
        2.3.4 干旱胁迫对不同倍性大青杨根冠比的影响第23-24页
        2.3.5 干旱胁迫对不同倍性大青杨各株系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24-25页
        2.3.6 干旱胁迫下不同倍性大青杨各株系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25页
        2.3.7 干旱胁迫对不同倍性大青杨各株系保护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25-26页
        2.3.8 干旱胁迫对不同倍性大青杨各株系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第26-27页
        2.3.9 干旱胁迫对不同倍性大青杨各株系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第27-28页
        2.3.10 干旱胁迫对不同倍性大青杨各株系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第28-29页
        2.3.11 干旱胁迫对不同倍性大青杨各株系光合参数的影响第29页
    2.4 本章小节第29-31页
3 不同倍性大青杨的耐盐性分析第31-38页
    3.1 试验材料第31页
        3.1.1 植物材料第31页
        3.1.2 试验试剂第31页
        3.1.3 仪器设备第31页
    3.2 试验方法第31页
        3.2.1 材料第31页
        3.2.2 试验方法第31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1-37页
        3.3.1 NaCl胁迫对不同倍性大青杨叶片形态的影响第31-32页
        3.3.2 不同倍性大青杨叶片的盐害指数调查第32-33页
        3.3.3 NaCl胁迫对不同倍性大青杨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第33-34页
        3.3.4 NaCl胁迫下不同倍性大青杨脯氨酸含量的影响第34-35页
        3.3.5 NaCl胁迫对不同倍性大青杨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35-36页
        3.3.6 盐胁迫对不同倍性大青杨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影响第36-37页
    3.4 本章小节第37-38页
4 盐胁迫下不同倍性大青杨的转录组测序分析第38-58页
    4.1 试验取材第38页
    4.2 叶片总RNA的提取及测序第38页
    4.3 转录组数据分析第38-39页
    4.4 结果与分析第39-55页
        4.4.1 转录组测序基本信息第39-41页
        4.4.2 盐胁迫前后不同倍体大青杨差异表达基因统计第41-43页
        4.4.3 GO (Gene Ontology)分类第43-46页
        4.4.4 COG(Cluster of Orthologous Groups of proteins)功能分类第46-51页
        4.4.5 KEGG富集结果第51-55页
    4.5 本章小节第55-58页
5 讨论第58-62页
    5.1 不同倍性大青杨的耐旱能力第58-59页
    5.2 不同倍性大青杨的耐盐能力第59-60页
    5.3 盐胁迫下不同倍性大青杨的转录组分析第60-62页
结论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70页
附录第70-7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1-72页
致谢第72-73页

论文共7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毛果杨PtrRAP2.11基因的遗传转化研究
下一篇:小兴安岭谷地云冷杉林生物邻体和生境异质性对幼苗存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