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7-13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 | 第9-11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11-13页 |
第2章 相关文献回顾与综述 | 第13-19页 |
·国外学者关于盈利能力研究的文献回顾与综述 | 第13-16页 |
·国内学者关于盈利能力研究的文献回顾与综述 | 第16-17页 |
·小结 | 第17-19页 |
第3章 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再认识 | 第19-29页 |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概念的重新界定 | 第19-22页 |
·盈利与盈利能力 | 第19-20页 |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 | 第20-22页 |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财务计量 | 第22-25页 |
·基于财务观点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财务计量 | 第22-23页 |
·基于能力观点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财务计量 | 第23-24页 |
·本文选取的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进行计量的财务指标 | 第24-25页 |
·单一视角下银行盈利能力分析的缺陷与分析角度的拓展 | 第25-27页 |
·单一视角下银行盈利能力分析的缺陷 | 第25-26页 |
·基于商业银行经营特点的盈利能力分析视角的拓展 | 第26-27页 |
·小结 | 第27-29页 |
第4章 基于多视角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形成机制研究 | 第29-63页 |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因素 | 第29-31页 |
·多视角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形成机理的透视 | 第31-62页 |
·多视角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形成机制的建构 | 第31-33页 |
·国家金融体系的制度安排构成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基石 | 第33-39页 |
·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对全行业盈利能力的作用机理 | 第39-45页 |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下产业结构与市场行为对盈利能力的作用机理 | 第45-50页 |
·银行微观管理决定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内核 | 第50-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第5章 多视角的形成机制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解释力分析 | 第63-105页 |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变迁与我国转轨时期的制度耦合分析 | 第63-72页 |
·我国转轨时期的金融体制改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制度安排 | 第63-67页 |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变迁 | 第67-69页 |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变迁与制度耦合的分析 | 第69-72页 |
·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的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力检验 | 第72-81页 |
·我国银行业的行业盈利能力的计量方法 | 第72-73页 |
·实证检验的设计 | 第73-76页 |
·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因素对全行业盈利能力的影响力检验 | 第76-79页 |
·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因素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影响力检验 | 第79-80页 |
·宏观经济政策与环境因素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影响力检验 | 第80-81页 |
·产业竞争因素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力检验 | 第81-99页 |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及竞争状况分析 | 第81-83页 |
·我国银行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盈利能力关系的检验 | 第83-97页 |
·我国银行业效率结构假说悖论的再检验 | 第97-99页 |
·形成机制中各要素对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影响力的全面检验 | 第99-102页 |
·样本的选择 | 第99页 |
·变量的选取 | 第99-100页 |
·模型的构建 | 第100页 |
·实证的结果与分析 | 第100-102页 |
·小结 | 第102-105页 |
第6章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 | 第105-125页 |
·由多视角盈利能力形成机制引发的盈利能力综合评价问题 | 第105-107页 |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的必要性 | 第105页 |
·以往基于单一视角的盈利能力评价指标的局限性 | 第105-106页 |
·多视角盈利能力形成机制分析结果对盈利能力综合评价的意义 | 第106-107页 |
·多视角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107-110页 |
·区分银行盈利能力的内生变量与外生变量 | 第107页 |
·不同层次的形成机制与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的关系分析 | 第107-108页 |
·多视角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108-110页 |
·基于多视角的商业银行盈利能力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基本原理 | 第110-111页 |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110页 |
·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方法的基本原理 | 第110-111页 |
·我国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 第111-124页 |
·实证研究的设计 | 第111-113页 |
·实证研究的过程 | 第113-123页 |
·实证研究的结果及评价 | 第123-124页 |
·小结 | 第124-125页 |
第7章 结论 | 第125-128页 |
参考文献 | 第128-135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35-136页 |
致谢 | 第136-137页 |
中文摘要 | 第137-140页 |
ABSTRACT | 第140-1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