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生物学论文--土壤微生物学论文

两株盐碱地土壤链霉菌的鉴定及防病促生功能的研究

摘要第8-9页
英文摘要第9-10页
1 前言第11-19页
    1.1 土壤盐碱化研究背景及现状第11-12页
        1.1.1 极端环境的现状和研究价值第11页
        1.1.2 土壤盐碱化现状第11页
        1.1.3 盐碱化土壤中微生物的研究进展第11-12页
        1.1.4 杜尔伯特蒙古自治县盐碱地的生态背景第12页
    1.2 大豆菌核病简介第12-16页
        1.2.1 大豆的经济价值第12-13页
        1.2.2 大豆菌核病第13页
        1.2.3 侵染循环途径第13-14页
        1.2.4 大豆菌核病防治方法第14页
        1.2.5 生物防治第14-16页
    1.3 生防放线菌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1.3.1 放线菌概述第16-17页
        1.3.2 拮抗放线菌的研究现状第17页
        1.3.3 放线菌的拮抗机制第17-18页
        1.3.4 放线菌在农业生物防治中的作用第18页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18-1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9-28页
    2.1 试验材料第19页
        2.1.1 土壤样品及供试大豆第19页
        2.1.2 供试菌株第19页
    2.2 试剂与仪器第19-20页
        2.2.1 试剂第19-20页
        2.2.2 仪器第20页
    2.3 主要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方法第20页
    2.4 放线菌的筛选第20-21页
        2.4.1 土壤样品处理第20-21页
        2.4.2 土壤放线菌的分离第21页
    2.5 放线菌活性检测第21-22页
        2.5.1 放线菌单菌落活性检测第21页
        2.5.2 放线菌液体发酵液活性检测第21-22页
        2.5.3 放线菌固体发酵活性检测第22页
    2.6 链霉菌2SGS2防病促生能力研究第22-24页
        2.6.1 孢子悬液制备以及真菌菌悬液制备第22-23页
        2.6.2 大豆种子表面消毒第23页
        2.6.3 大豆离体叶片防效第23页
        2.6.4 大豆防病促生实验第23页
        2.6.5 放线菌对其它植物的促生能力第23-24页
    2.7 新种的多相分类学鉴定第24-28页
        2.7.1 形态和培养特征鉴定第24页
        2.7.2 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第24页
        2.7.3 化学分类学鉴定第24-26页
        2.7.4 分子水平鉴定第26-28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8-45页
    3.1 放线菌的分离结果第28页
    3.2 抑菌活性的测定第28-31页
        3.2.1 抑制真菌活性检测第28-30页
        3.2.2 液体发酵抑菌活性检测第30页
        3.2.3 固体发酵抑菌活性检测第30-31页
    3.3 2SGS2抗病促生能力评估第31-35页
        3.3.1 2SGS2抗病能力第31-33页
        3.3.2 2SGS2对其它植物的促生能力第33-35页
    3.4 NEAU-S1GS20鉴定第35-45页
        3.4.1 16S rRNA基因序列及系统发育树第35-38页
        3.4.2 形态及培养特征第38-40页
        3.4.3 NEAU-S1GS20生理生化特征第40-41页
        3.4.4 细胞化学组分第41-44页
        3.4.5 DNA同源性分析第44-45页
4 讨论第45-48页
    4.1 盐碱地链霉菌在科学研究中的优势第45页
    4.2 抗病促生机制的深入探究第45-46页
    4.3 NEAU-S1GS20与2SGS2的生物潜能第46-48页
5 结论第48-49页
致谢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混合梁斜拉桥施工控制中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下一篇:不同施肥处理对黑土土壤及作物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