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导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9-10页 |
1.1.1 研究目的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6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6-19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7-19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9-28页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9-21页 |
2.1.1 公共资源交易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1.2 腐败相关概念 | 第20-21页 |
2.2 腐败机会的相关理论 | 第21-24页 |
2.2.1 寻租理论之于腐败机会 | 第21页 |
2.2.2 委托代理理论之于腐败机会 | 第21-23页 |
2.2.3 权力制衡理论之于腐败机会 | 第23-24页 |
2.3 流程管理理论 | 第24-26页 |
2.4 流程管理与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腐败机会防止的关系 | 第26-28页 |
第3章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现状分析 | 第28-33页 |
3.1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基本状况 | 第28页 |
3.2 政策指引下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发展历程与方向 | 第28-30页 |
3.3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中的问题 | 第30-33页 |
3.3.1 法律制度不健全 | 第30-31页 |
3.3.2 权力制衡缺失 | 第31-33页 |
第4章 基于流程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腐败机会识别 | 第33-50页 |
4.1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腐败机会识别步骤 | 第33页 |
4.2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腐败机会识别依据 | 第33-34页 |
4.3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腐败机会识别过程 | 第34-50页 |
第5章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腐败机会评估分析 | 第50-60页 |
5.1 评价的方法与思路 | 第50-51页 |
5.1.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述 | 第50页 |
5.1.2 层次分析法确定权重的概述 | 第50-51页 |
5.2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腐败机会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1-56页 |
5.2.1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1页 |
5.2.2 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1-54页 |
5.2.3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54-56页 |
5.3 样本综合评价 | 第56-59页 |
5.3.1 确定评价指标和评价等级 | 第56页 |
5.3.2 模糊评判矩阵的确定 | 第56-58页 |
5.3.3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 | 第58-59页 |
5.4 结果分析 | 第59-60页 |
第6章 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腐败机会的防止机制 | 第60-64页 |
6.1 流程运行的法律保障——完善法律制度体系 | 第60-61页 |
6.2 流程运行中的权力分配——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 第61-62页 |
6.3 流程运行过程的监督——建立健全监控体系 | 第62页 |
6.4 流程运行过程的信息公开——完善信息披露机制 | 第62-64页 |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 第64-66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64-65页 |
7.2 创新点 | 第65页 |
7.3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1-72页 |
附录A:调查问卷1 | 第72-75页 |
附录B:调查问卷2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