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教师与学生论文

关怀理论视域下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1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11-12页
        1.1.1 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第11页
        1.1.2 青年教师是高校教师队伍的中坚力量第11页
        1.1.3 当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状况不容乐观第11-12页
    1.2 研究意义第12-13页
        1.2.1 理论意义第12页
        1.2.2 现实意义第12-13页
    1.3 文献综述第13-18页
        1.3.1 关于关怀理论的相关研究第13-15页
        1.3.2 关于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研究第15-18页
        1.3.3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第18页
    1.4 研究思路第18-19页
    1.5 研究方法第19页
        1.5.1 文献研究法第19页
        1.5.2 访谈法第19页
        1.5.3 历史研究法第19页
    1.6 创新点第19-21页
第2章 主要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1-27页
    2.1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第21-22页
        2.1.1 高校青年教师年龄界定第21页
        2.1.2 高校青年教师群体界定第21-22页
        2.1.3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的概念第22页
    2.2 高校教师发展相关概念辨析第22-25页
        2.2.1 高校教师发展的概念第22页
        2.2.2 高校教师发展的内涵第22-24页
        2.2.3 教师发展与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的区别与联系第24-25页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诺丁斯关怀理论第25-26页
        2.3.1 诺丁斯及关怀理论简介第25页
        2.3.2 关怀理论与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契合点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3章 建国以来高校教师发展的历史梳理及其本体论思考第27-35页
    3.1 建国以来高校教师发展经历的几个阶段第27-30页
        3.1.1 建国初“以苏为师”的教师培训阶段第27-28页
        3.1.2 改革开放后以培训和学历提升为主的教师发展阶段第28页
        3.1.3 新世纪教师多元化发展阶段第28-30页
    3.2 教师发展概念的泛化与异化第30-32页
        3.2.1 大学教师发展的多元化第30-31页
        3.2.2 教师发展概念的泛化与异化第31-32页
    3.3 高校教师发展的本体论思考第32-34页
        3.3.1 教师发展是教师自我的发展第32-33页
        3.3.2 教师发展是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第33页
        3.3.3 教师发展是为了高校以及社会的更好发展第33页
        3.3.4 教师发展是为了知识的发展第33-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现状描述第35-51页
    4.1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个人发展第36-40页
        4.1.1 工资收入低第36-37页
        4.1.2 生活成本高第37-38页
        4.1.3 不同教师群体收入差别大第38-40页
    4.2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组织发展第40-43页
        4.2.1 人际关系微妙第40-41页
        4.2.2 组织任职与权利行使受限第41-42页
        4.2.3 组织文化氛围紧张第42-43页
    4.3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第43-49页
        4.3.1 专任教师群体专业发展第43-47页
        4.3.2 辅导员群体专业发展第47-49页
    4.4 本章小结第49-51页
第5章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第51-63页
    5.1 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第51-54页
        5.1.1 工作满意度整体不高第51页
        5.1.2 部分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第51-52页
        5.1.3 师德师风建设压力较大第52-54页
    5.2 影响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的原因分析第54-57页
        5.2.1 教师自身第54-55页
        5.2.2 高校层面第55-56页
        5.2.3 社会层面第56-57页
    5.3 融入关怀的地方高校青年教师发展对策建议第57-61页
        5.3.1 青年教师自我关怀第57-59页
        5.3.2 高校层面人文关怀第59-60页
        5.3.3 社会层面尊师重教第60-61页
    5.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结论第63-65页
附录第65-69页
    附录A第65-66页
    附录B第66-67页
    附录C第67-69页
参考文献第69-77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7-79页
致谢第79页

论文共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病灶位置与内容的乳腺图像检索方法的研究与实现
下一篇:基于深度学习的脑核磁图像分割方法的研究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