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6-33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6-23页 |
1.1.1 硫酸盐还原细菌及其生态学特性 | 第16-17页 |
1.1.2 硫酸盐还原细菌的分类地位与特征 | 第17-19页 |
1.1.3 硫酸盐还原细菌在硫循环中的地位与作用 | 第19-23页 |
1.1.4 硫酸盐还原细菌的硫代谢相关菌 | 第23页 |
1.2 硫酸盐还原细菌耐氧性研究进展 | 第23-28页 |
1.2.1 硫酸盐还原细菌的耐氧性 | 第23-24页 |
1.2.2 硫酸盐还原细菌耐氧性影响因素 | 第24-27页 |
1.2.3 水体中硫酸盐还原细菌的耐氧性研究进展 | 第27-28页 |
1.3 菌群多样性分析 | 第28-30页 |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简介 | 第28页 |
1.3.2 16S rDNA扩增子测序 | 第28-29页 |
1.3.3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29-30页 |
1.4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30-33页 |
1.4.1 目的和意义 | 第30-31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1.4.3 创新点 | 第32-33页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设备 | 第33-36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33-34页 |
2.2 设备及仪器 | 第34-35页 |
2.3 实验材料 | 第35页 |
2.4 培养基 | 第35-36页 |
第三章 实验与分析方法 | 第36-47页 |
3.1 样品的采集 | 第37-38页 |
3.1.1 研究区域 | 第37-38页 |
3.1.2 样品采集与处理 | 第38页 |
3.2 硫酸盐还原细菌的富集培养及方法 | 第38-39页 |
3.3 菌体样品收集与DNA的提取 | 第39-41页 |
3.4 MetaVxTM文库制备和Illumina MiSeq测序 | 第41-43页 |
3.5 测序结果分析 | 第43-47页 |
3.5.1 测序数据处理 | 第43-44页 |
3.5.2 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44-45页 |
3.5.3 硫酸盐还原细菌及其硫代谢相关菌类型与丰度分析 | 第45页 |
3.5.4 硫酸盐还原细菌分布与溶解氧的相关性分析 | 第45-47页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第47-58页 |
4.1 水体参数及样品富集培养情况 | 第47-49页 |
4.2 各站位富集培养样品中细菌组成与绝对丰度 | 第49-51页 |
4.3 表层与底层水体富集培养样品细菌总体分布特点 | 第51-54页 |
4.4 各层位水体富集培养样品细菌分布特点 | 第54-5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6-58页 |
第五章 讨论 | 第58-70页 |
5.1 不同采样区域的硫酸盐还原细菌富集培养结果差异原因 | 第58-60页 |
5.2 不同类型的硫酸盐还原细菌富集培养结果差异原因 | 第60-63页 |
5.3 富集培养下Desulfovibrio的耐氧成因分析 | 第63-68页 |
5.3.1 Desulfovibrio自身耐氧机制分析 | 第63-64页 |
5.3.2 Desulfovibrio硫代谢相关菌对其耐氧性贡献分析 | 第64-66页 |
5.3.3 其他未知共存菌对Desulfovibrio耐氧性贡献分析 | 第66-68页 |
5.4 富集培养下Desulfovibrio的耐氧性局限 | 第68-70页 |
第六章 论文小结 | 第70-72页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2-74页 |
参考文献 | 第74-88页 |
作者简介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