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纳米流体热物性及相变蓄冷特性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蓄冷技术简介第12-15页
        1.2.1 蓄冷技术的分类第12-14页
        1.2.2 蓄冷技术面临的问题第14-15页
    1.3 纳米流体研究第15-22页
        1.3.1 纳米流体的制备方法第15-18页
        1.3.2 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研究现状第18-20页
        1.3.3 纳米流体粘度特性研究第20-21页
        1.3.4 纳米流体固液相变特性研究第21-22页
    1.4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2章 纳米流体的制备和稳定性分析第23-31页
    2.1 研究对象第23页
    2.2 实验材料第23-26页
    2.3 制备流程第26-27页
    2.4 纳米流体的稳定性分析第27-30页
        2.4.1 纳米流体稳定性评判方法第27-28页
        2.4.2 MWCNTS-H_2O纳米流体稳定性研究第28-30页
    2.5 本章小结第30-31页
第3章 纳米流体的导热系数研究第31-43页
    3.1 纳米流体导热模型研究第31-33页
    3.2 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测量方法第33-34页
        3.2.1 稳态法第33页
        3.2.2 非稳态法第33-34页
    3.3 MWCNTS-H_2O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测量第34-37页
        3.3.1 测量仪器第34-35页
        3.3.2 测试原理第35-36页
        3.3.3 测试过程第36页
        3.3.4 仪器校准第36-37页
    3.4 测试结果分析第37-42页
        3.4.1 温度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第37-39页
        3.4.2 粒子浓度对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影响第39-40页
        3.4.3 实验测量值与理论值的比较第40-42页
    3.5 本章小结第42-43页
第4章 纳米流体粘度实验研究第43-53页
    4.1 理论预测模型第43-44页
    4.2 粘度测量仪器及测试原理第44-45页
    4.3 粘度测试步骤及仪器校准第45-46页
    4.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第46-51页
        4.4.1 浓度对纳米流体粘度的影响第46-48页
        4.4.2 温度对纳米流体粘度的影响第48-49页
        4.4.3 粘度测量值与理论预测值的比较第49-51页
    4.5 本章小结第51-53页
第5章 纳米流体的相变结晶过程研究第53-69页
    5.1 相变结晶理论基础第53-57页
        5.1.1 结晶的热力学条件第53-55页
        5.1.2 晶核的形成第55页
        5.1.3 晶核成长第55页
        5.1.4 纳米流体相变结晶的理论分析第55-57页
    5.2 实验装置及设备第57-60页
        5.2.1 实验仪器第57-58页
        5.2.2 实验步骤第58-60页
    5.3 纳米流体过冷度实验结果分析第60-65页
        5.3.1 热电偶测试位点的选取第60-61页
        5.3.2 质量分数对纳米流体过冷度的影响第61-63页
        5.3.3 粒子粒径对纳米流体过冷度的影响第63-64页
        5.3.4 不同冷却温度对纳米流体过冷度的影响第64-65页
    5.4 MWCNTS-H_2O纳米流体的相变特性分析第65-67页
    5.5 本章小结第67-69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69-71页
    6.1 总结第69-70页
    6.2 展望第70-71页
参考文献第71-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Ag/Cu复合焊膏的低温烧结连接研究
下一篇:含张开非理想基体裂纹角铺设对称层合板有效剪切刚度预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