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及设备论文--机器人技术论文--机器人论文

用于肠道诊查的微型仿生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3-6页
ABSTRACT第6-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32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4-18页
    1.2 关键技术及研究现状第18-29页
        1.2.1 微型仿生机器人运动机构第18-23页
        1.2.2 微型仿生机器人与肠道相容性第23-27页
        1.2.3 专用无线能量传输技术第27-29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第29-32页
第2章 微型仿生机器人与肠道相容性研究第32-64页
    2.1 人体肠道生理特性第32-38页
        2.1.1 肠道几何形态第32-33页
        2.1.2 肠道解剖结构第33-34页
        2.1.3 肠道生理运动第34页
        2.1.4 肠道生物力学第34-38页
    2.2 微型仿生机器人运动原理第38-40页
        2.2.1 滑动钳式运动原理第38-39页
        2.2.2 仿尺蠖式运动原理第39-40页
    2.3 微型仿生机器人原型及诊查系统简介第40-42页
    2.4 微型仿生机器人运动分析及设计参数优化第42-62页
        2.4.1 滑动钳式机器人运动分析及设计参数优化第42-51页
        2.4.2 仿尺蠖式机器人运动分析及设计参数优化第51-62页
    2.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3章 微型仿生机器人运动机构设计第64-86页
    3.1 锚定单元设计第64-72页
        3.1.1 锚定单元设计要求第64页
        3.1.2 锚定单元设计细节第64-69页
        3.1.3 锚定单元动力学分析第69-72页
    3.2 平移单元设计第72-75页
        3.2.1 平移单元设计要求第72-73页
        3.2.2 平移单元设计细节第73-74页
        3.2.3 平移单元动力学分析第74-75页
    3.3 密封设计第75-85页
        3.3.1 O形圈密封概述第76-77页
        3.3.2 局部密封设计第77-80页
        3.3.3 整体密封设计第80-84页
        3.3.4 局部密封与整体密封的比较第84-85页
    3.4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第4章 专用无线能量传输系统研究第86-132页
    4.1 无线能量传输系统介绍第86-97页
        4.1.1 无线能量发射端第87-90页
        4.1.2 无线能量接收端第90-97页
    4.2 三维无线能量接收线圈设计及优化第97-114页
        4.2.1 实心三维接收线圈第97-98页
        4.2.2 分布式空心圆柱状三维接收线圈第98-112页
        4.2.3 交错式空心圆柱状三维接收线圈第112-114页
    4.3 机载能量管理电路设计分析第114-130页
        4.3.1 机载能量管理电路总体设计第114-115页
        4.3.2 机载能量管理电路分析模型第115-121页
        4.3.3 机载能量管理电路优化及验证第121-128页
        4.3.4 机载能量管理电路原型及功效性验证第128-130页
    4.4 本章小结第130-132页
第5章 微型仿生机器人实验研究第132-153页
    5.1 微型仿生机器人通信控制系统设计第132-136页
        5.1.1 通信控制系统构成及工作原理第132-133页
        5.1.2 通信控制系统的设计实现第133-136页
    5.2 微型仿生机器人运动机构测试第136-140页
        5.2.1 运动机构动力学性能测试第137-138页
        5.2.2 运动机构密封性能测试第138-140页
    5.3 微型仿生机器人运动有效性测试第140-148页
        5.3.1 运动分析模型验证实验第140-144页
        5.3.2 接触器件对仿尺蠖式机器人运动效率的影响第144-148页
    5.4 微型仿生机器人整机性能测试第148-151页
        5.4.1 透明硬质管测试第149-150页
        5.4.2 离体肠道测试第150-151页
    5.5 本章小结第151-153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153-157页
    6.1 工作总结与创新点第153-155页
    6.2 工作展望第155-157页
参考文献第157-169页
致谢第169-17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及专利第170-174页

论文共1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DN/NFV的网络性能与安全管理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基于MLD建模的厚板机器人自主焊接及预测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