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缩略词 | 第10-15页 |
前言 | 第15-22页 |
参考文献 | 第18-22页 |
第一章 沙眼衣原体感染诱导RIG-Ⅰ表达 | 第22-49页 |
引言 | 第22-24页 |
1.1 实验材料 | 第24-26页 |
1.1.1 细胞系及细胞培养 | 第24页 |
1.1.2 细菌 | 第24页 |
1.1.3 抗体 | 第24-25页 |
1.1.4 核酸操作及检测试剂盒 | 第25页 |
1.1.5 其他主要试剂 | 第25页 |
1.1.6 实验仪器 | 第25页 |
1.1.7 耗材 | 第25-26页 |
1.2 实验方法 | 第26-32页 |
1.2.1 细胞培养和细菌的增殖培养 | 第26页 |
1.2.2 CT滴度测定 | 第26-27页 |
1.2.3 CT感染实验 | 第27页 |
1.2.4 细胞总RNA提取 | 第27页 |
1.2.5 RNA逆转录 | 第27页 |
1.2.6 聚合酶链式反应(PCR) | 第27-28页 |
1.2.7 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 | 第28-29页 |
1.2.8 免疫印迹 | 第29页 |
1.2.9 免疫荧光 | 第29-30页 |
1.2.10 细菌核酸的提取 | 第30页 |
1.2.11 细胞转染 | 第30-32页 |
1.3 实验结果 | 第32-42页 |
1.3.1 CT感染时诱导干扰素通路基因表达 | 第32-33页 |
1.3.2 CT感染强烈诱导RIG-Ⅰ的表达 | 第33-35页 |
1.3.3 RIG-Ⅰ的诱导表达不依赖于衣原体复制 | 第35-36页 |
1.3.4 CT核酸提取物特异性诱导RIG-Ⅰ | 第36-38页 |
1.3.5 衣原体DNA通过Pol Ⅲ诱导RIG-Ⅰ | 第38-39页 |
1.3.6 RIG-Ⅰ表达对CT感染无明显抑制作用,但是抑制RIG-Ⅰ表达可以降低衣原体诱导的干扰素调控通路的基因表达 | 第39-42页 |
1.4 讨论 | 第42-44页 |
1.5 小结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9页 |
第二章 沙眼衣原体裂解MAVS蛋白研究 | 第49-71页 |
引言 | 第49-51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51-52页 |
2.1.1 细胞培养 | 第51页 |
2.1.2 细菌 | 第51页 |
2.1.3 抗体及试剂 | 第51页 |
2.1.4 表达质粒 | 第51-52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52-55页 |
2.2.1 CT感染与纯化 | 第52页 |
2.2.2 HA-MAVS、GST-p65蛋白制备 | 第52页 |
2.2.3 CT蛋白酶制备 | 第52页 |
2.2.4 CPAF抗体制备 | 第52-53页 |
2.2.5 免疫耗竭 | 第53页 |
2.2.6 体外裂解实验 | 第53页 |
2.2.7 免疫印迹 | 第53页 |
2.2.8 荧光素酶双报告基因实验 | 第53-55页 |
2.3 实验结果 | 第55-65页 |
2.3.1 CT特异性切割干扰素通路中重要接头蛋白MAVS | 第55-56页 |
2.3.2 CT感染过程中MAVS切割情况分析 | 第56-59页 |
2.3.3 裂解MAVS的CT蛋白酶初步鉴定 | 第59-62页 |
2.3.4 MAVS切割位点确定 | 第62-63页 |
2.3.5 MAVS切割产物失去活化IFN通路能力 | 第63-65页 |
2.4 讨论 | 第65-67页 |
2.5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全文总结 | 第71-72页 |
第三章 综述 | 第72-100页 |
3.1 沙眼衣原体感染与天然免疫模式识别受体 | 第72-81页 |
3.1.1 沙眼衣原体简介 | 第72-73页 |
3.1.2 识别CT感染的天然模式识别受体 | 第73-78页 |
3.1.2.1 TLRs与沙眼衣原体 | 第74-76页 |
3.1.2.2 NLRs与沙眼衣原体 | 第76-77页 |
3.1.2.3 沙眼衣原体与其他免疫识别受体 | 第77-78页 |
3.1.3 衣原体蛋白酶CPAF与宿主免疫调控通路 | 第78-81页 |
3.2 RIG-Ⅰ/MAVS通路的组成与功能 | 第81-87页 |
3.2.1 RIG-Ⅰ的结构和功能 | 第81-84页 |
3.2.2 RIG-Ⅰ的配体 | 第84-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100页 |
致谢 | 第100-101页 |
附录 | 第101-10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