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课题背景 | 第9-12页 |
1.2 课题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3.1 国外既有建筑节能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3.2 我国既有建筑节能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3 小结 | 第16-17页 |
1.4 研究目标、内容及方法 | 第17-18页 |
1.4.1 研究目标 | 第17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河源地区既有建筑节能现状调查研究 | 第19-39页 |
2.1 河源地区地理位置及气候特点 | 第19-20页 |
2.1.1 河源地区的地理位置 | 第19页 |
2.1.2 河源地区的气候特点 | 第19-20页 |
2.2 河源地区既有建筑的调研结果及统计分析 | 第20-32页 |
2.2.1 本次调研对象及样本空间 | 第20-22页 |
2.2.2 调研对象的基本概况 | 第22-24页 |
2.2.3 河源地区既有建筑的围护结构 | 第24-32页 |
2.3 河源地区既有建筑的实际能耗 | 第32-37页 |
2.3.1 河源地区既有建筑能耗统计 | 第32-34页 |
2.3.2 河源地区各种类型的既有建筑的能耗 | 第34-36页 |
2.3.3 河源地区既有公共建筑的能耗变化趋势分析 | 第36-3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第三章 河源地区既有建筑的节能诊断分析 | 第39-61页 |
3.1 能耗模拟软件DeST | 第39-40页 |
3.2 建筑节能评价方法 | 第40-42页 |
3.2.1 规定性能指标法 | 第40-41页 |
3.2.2 对比评定法 | 第41-42页 |
3.3 河源地区既有建筑的典型建筑类型 | 第42页 |
3.4 河源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诊断与分析 | 第42-51页 |
3.4.1 河源地区的新住宅(2003年以后的居住建筑类型) | 第43-46页 |
3.4.2 河源地区的旧住宅 | 第46-48页 |
3.4.3 河源地区的虚拟住宅 | 第48-51页 |
3.5 河源地区既有办公建筑节能诊断与分析 | 第51-60页 |
3.5.1 河源地区的办公楼(政府机关办公楼类型) | 第52-57页 |
3.5.2 河源地区的写字楼 | 第57-60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四章 适合河源地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 第61-86页 |
4.1 河源地区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潜力 | 第61-67页 |
4.1.1 河源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节能改造潜力 | 第61-65页 |
4.1.2 河源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的节能改造潜力 | 第65-67页 |
4.2 夏热冬暖气候区节能改造技术 | 第67-74页 |
4.2.1 外墙 | 第68-71页 |
4.2.2 屋顶 | 第71-72页 |
4.2.3 外窗 | 第72-74页 |
4.3 河源地区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适宜性技术分析 | 第74-84页 |
4.3.1 河源地区既有居住建筑的适宜性节能改造技术 | 第75-80页 |
4.3.2 河源地区既有办公建筑的适宜性节能改造技术 | 第80-8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86-89页 |
一、结论 | 第86-87页 |
二、展望 | 第87-89页 |
参考文献 | 第89-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9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