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1-40页 |
1.1 苯并异噻唑酮衍生物的应用 | 第11-12页 |
1.2 过渡金属催化的C-H键活化/C-S键形成反应 | 第12-24页 |
1.2.1 铜催化的C-H键活化/C-S键形成反应 | 第13-18页 |
1.2.2 钯催化的C-H键活化/C-S键形成反应 | 第18-21页 |
1.2.3 铑催化的C-H键活化/C-S键形成反应 | 第21-22页 |
1.2.4 钌催化的C-H键活化/C-S键形成反应 | 第22页 |
1.2.5 钴催化的C-H键活化/C-S键形成反应 | 第22-24页 |
1.3 镍催化的C-H键官能团化反应 | 第24-37页 |
1.3.1 镍催化的C-H键活化/C-C键形成反应 | 第24-28页 |
1.3.2 镍催化的C-H键活化/C-X键形成反应 | 第28-30页 |
1.3.3 镍催化的C-H键活化/C-N键形成反应 | 第30-31页 |
1.3.4 镍催化的C-H键活化/C-O键形成反应 | 第31-33页 |
1.3.5 镍催化的C-H键活化/C-S键形成反应 | 第33-37页 |
1.4 课题设计思路 | 第37-40页 |
第二章 镍催化的苯甲酰胺类化合物C(sp2)-H键的硫化/环化反应 | 第40-59页 |
2.1 苯甲酰胺类底物的合成 | 第40-42页 |
2.1.1 MBIP导向基的合成 | 第40-41页 |
2.1.2 制备酰胺底物的一般方法(方法A) | 第41页 |
2.1.3 制备酰胺底物的一般方法(方法B) | 第41-42页 |
2.2 反应条件的优化 | 第42-49页 |
2.2.1 氧化剂的影响 | 第42-43页 |
2.2.2 催化剂的影响 | 第43-44页 |
2.2.3 碱的影响 | 第44-45页 |
2.2.4 溶剂的影响 | 第45-46页 |
2.2.5 添加剂的影响 | 第46-47页 |
2.2.6 催化剂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的影响 | 第47-48页 |
2.2.7 导向基的影响 | 第48-49页 |
2.3 底物的拓展 | 第49-52页 |
2.4 催化产品2a的单晶结构 | 第52-54页 |
2.5 扩大量反应和产物2a的衍生化 | 第54-55页 |
2.6 反应机理的探究 | 第55-59页 |
2.6.1 对照实验 | 第55页 |
2.6.2 自由基抑制实验 | 第55-56页 |
2.6.3 竞争 KIE 实验 | 第56-57页 |
2.6.4 平行 KIE 实验 | 第57-59页 |
第三章 实验操作与数据表征 | 第59-77页 |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信息 | 第59页 |
3.2 底物的合成与表征 | 第59-60页 |
3.3 镍催化的苯甲酰胺类化合物C(sp2)-H键的硫化/环化反应实验操作 | 第60-61页 |
3.3.1 条件的筛选实验操作 | 第60页 |
3.3.2 酰胺底物拓展实验操作 | 第60-61页 |
3.3.3 扩大量实验操作 | 第61页 |
3.4 衍生化实验操作 | 第61页 |
3.5 机理探究实验操作 | 第61-77页 |
3.5.1 不加升华硫的反应实验操作 | 第61-62页 |
3.5.2 自由基抑制实验实验操作 | 第62页 |
3.5.3 平行KIE实验实验操作 | 第62页 |
3.5.4 竞争KIE实验操作 | 第62-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附图(部分底物和催化产品的波谱图) | 第83-138页 |
个人简历 | 第138-139页 |
致谢 | 第1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