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复合材料论文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组织与阻尼性能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第11-12页
    1.2 材料的阻尼及表征方法第12-16页
        1.2.1 材料的阻尼第12-13页
        1.2.2 材料阻尼的表征第13-16页
    1.3 镁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第16-18页
        1.3.1 粉末冶金法第16页
        1.3.2 搅拌铸造法第16-17页
        1.3.3 喷射沉积法第17-18页
        1.3.4 原位反应合成法第18页
        1.3.5 熔体浸渗法第18页
        1.3.6 其它方法第18页
    1.4 高阻尼镁合金的研究现状第18-22页
        1.4.1 镁合金阻尼性能的影响因素第18-20页
        1.4.2 镁合金阻尼机制的分类第20-21页
        1.4.3 高阻尼镁合金的研究现状第21-22页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第二章 试验材料、设备与方法第23-30页
    2.1 试验材料第23页
    2.2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制备第23-26页
        2.2.1 制备方法的选择第23-24页
        2.2.2 复合材料的制备装置第24-26页
    2.3 复合材料的热处理工艺第26页
        2.3.1 固溶处理的工艺参数第26页
        2.3.2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的工艺参数第26页
    2.4 测试表征方法第26-29页
        2.4.1 漂珠粒度分布测定第26页
        2.4.2 DTA测试第26-27页
        2.4.3 密度测试第27页
        2.4.4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组织分析第27-28页
        2.4.5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第28页
        2.4.6 室温下准静态压缩性能测试第28页
        2.4.7 阻尼性能测试第28-29页
    2.5 本章小结第29-30页
第三章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铸态阻尼行为第30-56页
    3.1 引言第30页
    3.2 漂珠颗粒的体积分数第30-31页
    3.3 漂珠的粒径分析第31-32页
    3.4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物相分析第32-34页
    3.5 漂珠粒径对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的影响第34-43页
        3.5.1 不同漂珠粒径的复合材料组织分析第34-35页
        3.5.2 不同粒径的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室温阻尼行为第35-38页
        3.5.3 不同粒径的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高温阻尼行为第38-43页
    3.6 漂珠含量对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的影响第43-51页
        3.6.1 不同漂珠含量的复合材料组织分析第43-44页
        3.6.2 不同漂珠含量的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室温阻尼行为第44-45页
        3.6.3 不同漂珠含量的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高温阻尼行为第45-48页
        3.6.4 阻尼峰分析第48-51页
    3.7 界面对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的影响第51-55页
        3.7.1 不同界面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第51页
        3.7.2 复合材料组织分析第51-52页
        3.7.3 界面对复合材料阻尼的影响第52-55页
    3.8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四章 漂珠/AZ91D镁合金复合材料的热处理态阻尼行为第56-86页
    4.1 引言第56页
    4.2 固溶处理第56-65页
        4.2.1 固溶处理对复合材料的组织的影响第56-59页
        4.2.2 固溶处理对复合材料的准静态压缩性能的影响第59-62页
        4.2.3 固溶处理对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的影响第62-65页
    4.3 半固态等温热处理第65-84页
        4.3.1 等温温度对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65-74页
        4.3.2 等温时间对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74-77页
        4.3.3 半固态热处理对不同漂珠含量的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第77-84页
    4.4 本章小结第84-86页
结论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94-95页
致谢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岩性因素对湖相细粒沉积岩可压裂性的控制作用
下一篇:基于面波信息的近地表品质因子反演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