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2页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1.2 二维晶体在电化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第13-20页 |
1.2.1 二维晶体的研究背景 | 第13页 |
1.2.2 二维材料的合成方法与研究进展 | 第13-18页 |
1.2.3 二维晶体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18-20页 |
1.3 中空结构在电化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第20-23页 |
1.3.1 中空材料的研究背景 | 第20页 |
1.3.2 中空材料的合成方法与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1.3.3 中空材料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 第22-23页 |
1.4 多元金属纳米材料在电化学领域中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5 本论文的选题背景和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32页 |
第二章 普适的绿色模板法低温合成多种类二维超薄片 | 第32-50页 |
2.1 引言 | 第32-33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33-34页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34-47页 |
2.3.1 氢氧化物超薄片的表征 | 第34-37页 |
2.3.2 反应机理研究 | 第37-39页 |
2.3.3 金属氧化物超薄片的表征 | 第39-40页 |
2.3.4 由金属氢氧化物超薄片转化为金属氧化物超薄片的表征 | 第40-41页 |
2.3.5 Ni-Co LDHs超薄片的表征 | 第41-44页 |
2.3.6 其他多元金属氢氧化物超薄片的表征 | 第44-46页 |
2.3.7 Ni-Co LDHs的超级电容器性能测试 | 第46-47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第三章 双头桥联双层中空双金属氧化物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测试 | 第50-68页 |
3.1 引言 | 第50-52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52-53页 |
3.2.1 材料的制备 | 第52-53页 |
3.2.2 材料的表征 | 第53页 |
3.2.3 电化学测试 | 第5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5页 |
3.3.0 桥联双头双层中空多元金属氧化物的合成示意图 | 第53-54页 |
3.3.1 ZnFe_2O_4样品前驱体表征 | 第54-56页 |
3.3.2 ZnFe_2O_4样品表征 | 第56-59页 |
3.3.3 双头前驱体生长过程探究 | 第59-60页 |
3.3.4 双层哑铃状ZnMn_2O_4/ZnO复合材料的表征 | 第60-62页 |
3.3.5 双层哑铃状ZnFe_2O_4中空结构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 第62-64页 |
3.3.6 双层哑铃状ZnFe_2O_4中空结构的锂离子电池性能 | 第64-65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第四章 以PBA为前驱体合成多种中空笼状多元金属氧化物 | 第68-86页 |
4.1 引言 | 第68-69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69-70页 |
4.2.1 材料制备 | 第69-70页 |
4.2.2 材料表征及性能测试 | 第70页 |
4.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70-81页 |
4.3.1 Co-ZnPBA及其煅烧产物的表征 | 第70-74页 |
4.3.2 Co-MnPBA及其煅烧产物的表征 | 第74-76页 |
4.3.3 Zn-Mn PBA及其煅烧产物的表征 | 第76-78页 |
4.3.4 Co-Ni PBA及其煅烧产物的表征 | 第78-81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86-88页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86-88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8-90页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