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3页 |
1.1 根特异性启动子 | 第7-9页 |
1.1.1 启动子的结构 | 第7-8页 |
1.1.2 根特异性启动子 | 第8-9页 |
1.2 油菜素内酯信号转导途径研究进展 | 第9-12页 |
1.2.1 BRs的生物功能 | 第10页 |
1.2.2 油菜素内酯BRs的信号转导途径 | 第10-11页 |
1.2.3 油菜素内酯受体激酶BRI | 第11-12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法 | 第13-31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13-16页 |
2.1.1 植物材料 | 第13页 |
2.1.2 试剂 | 第13页 |
2.1.3 菌株和载体 | 第13页 |
2.1.4 试验仪器 | 第13-14页 |
2.1.5 试剂及培养基配方 | 第14-16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16-31页 |
2.2.1 根特异性pyk10载体的构建和GUS染色 | 第16-21页 |
2.2.2 ZmBRI基因的克隆、表达分析以及表达载体构建 | 第21-27页 |
2.2.3 pCAMBIA3301-35S:: ZmBRI转基因拟南芥和转基因植株表型鉴定 | 第27-28页 |
2.2.4 转基因玉米 | 第28-31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31-47页 |
3.1 根特异性pyk10载体的构建和GUS染色鉴定 | 第31-35页 |
3.1.1 根特异性启动子pyk10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 第31-33页 |
3.1.2 根特异性启动子pyk10的载体构建 | 第33-34页 |
3.1.3 GUS染色鉴定 | 第34-35页 |
3.2. ZmBRI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第35-39页 |
3.2.1 ZmBRI基因克隆 | 第35-36页 |
3.2.2 ZmBRI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第36-39页 |
3.3 ZmBRI基因诱导表达分析结果 | 第39-41页 |
3.3.1 逆境胁迫时ZmBRI表达情况 | 第39-41页 |
3.3.2 激素诱导表达分析 | 第41页 |
3.3.3 NO对ZmBRI表达的影响 | 第41页 |
3.4 ZmBRI基因表达载体构建 | 第41-42页 |
3.5 转基因拟南芥及表型分析 | 第42-45页 |
3.5.1 转基因拟南芥的获得和筛选 | 第42-44页 |
3.5.2 转基因拟南芥表型分析 | 第44-45页 |
3.6 转基因玉米 | 第45-47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47-50页 |
4.1 根特异性表达启动子pyk10 | 第47-48页 |
4.2 油菜素内酯受体激酶ZmBRI | 第48-50页 |
4.2.1 ZmBRI是LRR-RLK蛋白家族成员 | 第48页 |
4.2.2 ZmBRI基因的非生物胁迫诱导 | 第48-49页 |
4.2.3 ZmBRI的转基因拟南芥和玉米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0-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个人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