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9-23页 |
1.1 选题依据 | 第9-10页 |
1.1.1 空竹运动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和大众健身娱乐的重要载体 | 第9页 |
1.1.2 “社会”培育体育社会组织的必要性 | 第9-10页 |
1.1.3 从社会组织管理视角对空竹运动发展的研究欠缺 | 第10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11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3 研究任务 | 第11页 |
1.3.1 研究学习政府和社会关系的相关理论知识 | 第11页 |
1.3.2 分析北京市空竹运动的历史演进过程 | 第11页 |
1.3.3 调查北京市空竹运动发展的现状 | 第11页 |
1.3.4 针对北京市空竹运动发展提出建议 | 第11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1-20页 |
1.4.1 关于空竹运动的研究综述 | 第11-14页 |
1.4.1.1 空竹运动历史 | 第11-12页 |
1.4.1.2 空竹运动保护与发展 | 第12-13页 |
1.4.1.3 空竹运动传承进校园 | 第13-14页 |
1.4.2 关于社会组织的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4.2.1 社会组织概念 | 第14页 |
1.4.2.2 社会组织分类 | 第14-15页 |
1.4.2.3 社会组织特征 | 第15-17页 |
1.4.3 关于体育社会组织的研究综述 | 第17-19页 |
1.4.3.1 体育社会组织概念 | 第17页 |
1.4.3.2 体育社会组织分类 | 第17-18页 |
1.4.3.3 体育社会组织特征 | 第18-19页 |
1.4.4 关于全民健身的研究综述 | 第19-20页 |
1.5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1.5.1 核心概念界说 | 第20-21页 |
1.5.1.1 关于“社会”的界说 | 第20-21页 |
1.5.1.2 关于“培育”的界说 | 第21页 |
1.5.2 理论基础 | 第21-23页 |
1.5.2.1 市民社会理论 | 第21-22页 |
1.5.2.2 自组织理论 | 第22页 |
1.5.2.3 资源依赖理论 | 第22-23页 |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3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23-24页 |
2.2.2 实地调研法 | 第24-25页 |
2.2.3 个案研究法 | 第25页 |
2.2.4 专家访谈法 | 第25页 |
2.2.5 逻辑分析法 | 第25页 |
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25-57页 |
3.1 北京市空竹运动发展基本历程 | 第25-31页 |
3.1.1 北京市空竹运动起源 | 第25-27页 |
3.1.2 北京市抖空竹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第27-28页 |
3.1.3 北京市空竹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 | 第28-31页 |
3.2 北京市空竹运动组织的发展现状 | 第31-38页 |
3.2.1 北京市空竹运动组织队伍建设 | 第32-33页 |
3.2.1.1 工作人员情况 | 第32-33页 |
3.2.1.2 会员情况 | 第33页 |
3.2.2 北京市空竹运动组织建设 | 第33-34页 |
3.2.2.1 登记注册情况 | 第33-34页 |
3.2.2.2 制度建设情况 | 第34页 |
3.2.3 北京市空竹运动组织资源管理 | 第34-36页 |
3.2.3.1 场地设施管理 | 第35页 |
3.2.3.2 资金管理 | 第35-36页 |
3.2.4 北京市空竹运动活动开展情况 | 第36-38页 |
3.2.5 小结 | 第38页 |
3.3 个案研究 | 第38-53页 |
3.3.1 北京市级空竹运动协会 | 第38-46页 |
3.3.1.1 北京市级空竹协会的队伍建设 | 第39页 |
3.3.1.2 北京市级空竹协会的主要经费来源 | 第39页 |
3.3.1.2 .1收取会费 | 第39-40页 |
3.3.1.2 .2政府资助 | 第40页 |
3.3.1.2 .3社会赞助 | 第40页 |
3.3.1.3 北京市级空竹协会开展的活动 | 第40-46页 |
3.3.1.4 小结 | 第46页 |
3.3.2 北京市西城区空竹运动协会 | 第46-52页 |
3.3.2.1 北京市西城区空竹协会的队伍建设 | 第47-48页 |
3.3.2.2 北京市西城区空竹协会的经费来源 | 第48页 |
3.3.2.3 北京市西城区空竹协会开展的活动 | 第48-52页 |
3.3.2.4 小结 | 第52页 |
3.3.3 北京市级与西城区空竹运动协会的发展现状对比分析 | 第52-53页 |
3.4 北京市空竹运动组织现存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53-56页 |
3.4.1 缺乏自主性 | 第53页 |
3.4.2 资源依赖性较强 | 第53-54页 |
3.4.3 成员老龄化明显 | 第54页 |
3.4.4 治理结构与制度不健全 | 第54-55页 |
3.4.5 组织间未建立层级管理关系 | 第55页 |
3.4.6 校园推广程度较低 | 第55-56页 |
3.5 策略 | 第56-57页 |
3.5.1 政府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实施分类精准培育 | 第56页 |
3.5.2 拓宽空竹运动组织的经费获取渠道,合理利用各界资源 | 第56页 |
3.5.3 创新空竹运动的技术、运动形式,不断扩大空竹运动的参与群体 | 第56页 |
3.5.4 完善空竹运动组织的内部治理,整合结构与制度功能 | 第56-57页 |
3.5.5 创建空竹运动组织网络,拓宽服务 | 第57页 |
3.5.6 加大宣传力度,深化交流拓展文化发展空间 | 第57页 |
4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