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民法论文

诉讼时效客体研究

内容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引言第10-12页
第一章 诉讼时效制度基本理论:相关概念与研究方法第12-22页
    第一节 诉讼时效之概念及称谓第12-14页
        一、诉讼时效之概念第12-13页
        二、诉讼时效称谓之争第13-14页
    第二节 诉讼时效之正当性第14-19页
        一、诉讼时效制度之历史追溯第14-15页
        二、诉讼时效制度正当性之辩讨第15-19页
    第三节 诉讼时效客体概述第19-22页
        一、诉讼时效客体之概念第19-20页
        二、研究诉讼时效客体之意义第20-21页
        三、讨论诉讼时效客体之方法第21-22页
第二章 诉讼时效客体之定性分析:请求权与民事责任请求权第22-31页
    第一节 诉讼时效客体定性分析的两种模式第22-27页
        一、“支配权—请求权—形成权—抗辩权”之分析模式第22-23页
        二、“原权—请求权—诉权”之分析模式第23-27页
    第二节 请求权的应有之意第27-28页
    第三节 “诉讼时效适用于请求权”在我国现行法框架下之解读第28-31页
第三章 诉讼时效客体之定量分析:共识与争议第31-43页
    第一节 诉讼时效客体之定量标准第31-32页
    第二节 诉讼时效客体定量分析中的理论共识第32-35页
        一、个别债权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第32-33页
        二、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第33页
        三、已登记财产之返还财产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第33-34页
        四、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第34-35页
        五、名为请求权实为形成权之权利不适用诉讼时效第35页
    第三节 诉讼时效客体定量分析中的理论争议第35-43页
        一、物权请求权可适用性之争第35-36页
        二、物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之可能性分析第36-38页
        三、物权请求权适用诉讼时效之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第38-43页
第四章 我国诉讼时效客体之立法:从《民法通则》到《民法总则》第43-50页
    第一节 我国现行法对诉讼时效客体之规定及检讨第43-46页
        一、我国现行法对诉讼时效客体之规定第43-44页
        二、检讨我国现行法对诉讼时效客体之规定第44-46页
    第二节 《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客体之规定及评析第46-50页
        一、《民法总则》对诉讼时效客体之规定第46页
        二、《民法总则》与现行法不同之处第46-47页
        三、评析《民法总则》诉讼时效客体之相关规定第47-50页
结论第50-51页
参考文献第51-54页
致谢第54页

论文共5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英国逆权管有制度在香港的本土化研究
下一篇:无效宣告中专利文件修改时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