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MAP激酶途径参与非生物胁迫下白菜型油菜RbohC/F基因表达调控的研究

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缩略词表第12-14页
第一部分 绪论第14-25页
    1.1 活性氧的调控机制:产生与清除第14-18页
        1.1.1 活性氧的产生第14-16页
        1.1.2 活性氧的清除第16-18页
            1.1.2.1 活性氧(ROS)的清除机制—非酶系统第17页
            1.1.2.2 活性氧(ROS)的清除机制—酶系统第17-18页
    1.2 活性氧(ROS)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第18-20页
        1.2.1 活性氧(ROS)调控细胞增殖第19-20页
        1.2.2 活性氧(ROS)参与调控细胞PCD过程第20页
        1.2.3 活性氧(ROS)参与植物获得性免疫第20页
    1.3 活性氧(ROS)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第20-21页
    1.4 NADPH氧化酶简述第21-22页
    1.5 NADPH氧化酶活性调控第22-23页
        1.5.1 钙离子、磷酸化协同调控NADPH氧化酶活性第22-23页
        1.5.2 脱落酸(ABA)与NADPH氧化酶活性调节第23页
        1.5.3 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NADPH氧化酶的活性第23页
    1.6 MAP激酶级联途径与NADPH氧化酶活性调节第23-24页
    1.7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4-25页
第二部分 实验材料与实验方法第25-36页
    2.1 实验材料的培养与处理第25-26页
        2.1.1 实验材料的培养第25页
        2.1.2 材料处理第25-26页
    2.2 实验方法第26-33页
        2.2.1 白菜型油菜RbohC、 RbohF基因CDS区克隆第26-30页
            2.2.1.1 油菜叶片总RNA的提取第26页
            2.2.1.2 反转录合成cDNA的第一条链第26-27页
            2.2.1.3 油菜RbohC、 RbohF基因CDS区的克隆第27-28页
            2.2.1.4 目的基因回收第28页
            2.2.1.5 构建重组载体第28-29页
            2.2.1.6 重组载体的鉴定第29-30页
            2.2.1.7 菌株与载体第30页
        2.2.2 白菜型油菜RbohC、RbohF基因表达分析第30-31页
            2.2.2.1 白菜型油菜RbohC、RbohF在不同组织的表达第30页
            2.2.2.2 不同胁迫下白菜型油菜RbohC、RbohF的表达第30-31页
        2.2.3 盐、干旱胁迫下抗氧化酶活性及H_2O_2含量的测定第31-33页
            2.2.3.1 材料的处理第31页
            2.2.3.2 抗氧化酶活性的测定第31-32页
            2.2.3.3 H_2O_2含量的测定第32-33页
        2.2.4 NBT、DAB染色第33页
    2.3 药品及试剂第33-34页
    2.4 仪器设备第34页
    2.5 PCR扩增及定量引物第34-35页
    2.6 数据分析第35-36页
第三部分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36-62页
    3.1 RbohC、RbohF基因CDS区克隆第36-43页
        3.1.1 白菜型油菜总RNA的提取第36页
        3.1.2 白菜型油菜RbohC、RbohF基因CDS克隆第36-43页
    3.2 油菜RbohC、RbohF基因的表达第43-49页
        3.2.1 油菜RbohC、RbohF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第43页
        3.2.2 油菜RbohC、RbohF基因在逆境胁迫下的表达分析第43-47页
            3.2.2.1 不同逆境下RbohC、RbohF基因的表达分析第44-47页
        3.2.3 不同抑制剂对RbohC、RbohF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7-48页
        3.2.4 抑制剂预处理再逆境胁迫对RbohC、RbohF基因表达的影响第48-49页
    3.3 盐及干旱胁迫对活性氧的影响第49-56页
        3.3.1 盐胁迫对两种油菜H_2O_2和O_2~-的影响第49-51页
        3.3.2 干旱胁迫对两种油菜H_2O_2和O_2~-的影响第51-53页
        3.3.3 不同抑制剂对活性氧的影响第53-55页
        3.3.4 不同抑制剂预处理后盐及干旱胁迫对H_2O_2的影响第55-56页
    3.4 逆境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6-62页
        3.4.1 盐胁迫对两种油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6-57页
        3.4.2 干旱胁迫对两种油菜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7-58页
        3.4.3 抑制剂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8-59页
        3.4.4 抑制剂预处理后经盐和干旱胁迫对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第59-62页
第四部分 讨论第62-66页
    4.1 油菜RbohC及RbohF基因在不同组织的表达第62-63页
    4.2 MAP激酶级联途径参与调控逆境下油菜RbohC及RbohF基因的表达第63页
    4.3 MAP激酶级联途径参与活性氧(ROS)的调节第63-64页
    4.4 MAP激酶级联途径参与Rboh基因表达的调节第64-66页
第五部分 结论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6页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6-77页
致谢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酸性土壤肥际微域有机碳对柱花草绿肥与磷肥混施的响应
下一篇:木薯碱性/中性转化酶MeNINV1功能的初步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