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1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6页 |
1.2.1 关于家庭照护者的研究 | 第11-12页 |
1.2.2 关于女性就业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3 关于老年家庭照护与女性照护者就业关系的研究 | 第13-15页 |
1.2.4 研究述评 | 第15-16页 |
1.3 研究目标、方法和框架 | 第16-18页 |
1.3.1 研究目标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3.3 研究框架 | 第17-18页 |
1.4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 | 第18-19页 |
1.4.1 本文创新点 | 第18页 |
1.4.2 本文不足 | 第18-19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19-24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19-20页 |
2.1.1 老龄化与高龄化 | 第19页 |
2.1.2 家庭照护 | 第19页 |
2.1.3 女性就业 | 第19-20页 |
2.1.4 非正规就业 | 第20页 |
2.2 理论基础 | 第20-24页 |
2.2.1 工作家庭边界理论 | 第20-21页 |
2.2.2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理论 | 第21-22页 |
2.2.3 家庭经济学理论 | 第22页 |
2.2.4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 第22-24页 |
3 老龄化背景下家庭照护对女性就业的影响现状 | 第24-33页 |
3.1 我国老年人现状 | 第24-26页 |
3.1.1 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 | 第24页 |
3.1.2 我国老年人健康问题现状 | 第24-25页 |
3.1.3 我国老年人照护服务现状 | 第25-26页 |
3.2 家庭内部照料分析 | 第26-28页 |
3.2.1 子女为老年父母提供家庭照护 | 第26页 |
3.2.2 女性为儿童提供照料 | 第26-27页 |
3.2.3 老年父母为子辈孙辈提供照料 | 第27-28页 |
3.3 家庭照护对女性就业的影响 | 第28-33页 |
3.3.1 我国女性就业现状 | 第28-29页 |
3.3.2 家庭照护对女性就业的直接影响 | 第29-31页 |
3.3.3 家庭照护对女性就业的间接影响 | 第31-33页 |
4 家庭照护对女性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3-48页 |
4.1 模型设计 | 第33-39页 |
4.1.1 模型与方法 | 第33-34页 |
4.1.2 数据来源 | 第34-35页 |
4.1.3 变量说明 | 第35-39页 |
4.2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39-42页 |
4.2.1 家庭照护对女性是否就业的影响 | 第39-40页 |
4.2.2 家庭照护对女性就业时长的影响 | 第40-41页 |
4.2.3 家庭照护对女性就业收入的影响 | 第41-42页 |
4.3 家庭照护对女性就业影响的进一步分析 | 第42-46页 |
4.3.1 家庭照护对女性就业影响:照护强度差异视角 | 第42-43页 |
4.3.2 家庭照护对女性就业影响:城乡差异视角 | 第43-44页 |
4.3.3 家庭照护对女性就业影响:受教育程度差异视角 | 第44-45页 |
4.3.4 家庭照护对女性就业影响:年龄差异视角 | 第45-46页 |
4.4 实证总结 | 第46-48页 |
5 促进家庭照护与女性就业平衡的对策建议 | 第48-55页 |
5.1 完善老年人照护服务体系 | 第48-51页 |
5.2 完善家庭照护者的社会支持 | 第51-53页 |
5.3 完善女性就业支持政策 | 第53-55页 |
结论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