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水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一体化A/O反应器短程硝化反硝化处理沼液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3-26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页
    1.3 沼液的来源及处理现状第14-16页
        1.3.1 沼液的来源第14-15页
        1.3.2 沼液的处理方法第15-16页
    1.4 生物脱氮技术及原理第16-23页
        1.4.1 传统生物脱氮原理第16-17页
        1.4.2 生物脱氮新技术研究进展第17-23页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3-26页
        1.5.1 研究内容第23-24页
        1.5.2 技术路线第24-26页
第2章 试验方法及仪器设备第26-32页
    2.1 试验装置与处理工艺第26-28页
        2.1.1 一体化装置第26-28页
        2.1.2 工艺流程及说明第28页
    2.2 试验用水及接种污泥第28-29页
        2.2.1 试验用水来源及水质第28-29页
        2.2.2 接种污泥第29页
    2.3 试验仪器设备及试剂第29页
    2.4 监测指标及分析方法第29-30页
    2.5 系统运行方式第30-32页
第3章 短程硝化反硝化系统启动研究第32-36页
    3.1 一体化设备启动第32-35页
        3.1.1 好氧池启动方法第32-33页
        3.1.2 缺氧池启动方法第33-34页
        3.1.3 好氧池亚硝氮积累情况第34-35页
    3.2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4章 系统稳定运行及冲击负荷研究第36-47页
    4.1 稳定运行期间系统运行效果第36-43页
        4.1.1 COD去除效果第36-37页
        4.1.2 氨氮去除效果第37-38页
        4.1.3 总氮去除效果第38-39页
        4.1.4 好氧池亚硝氮积累情况第39-40页
        4.1.5 出水三氮浓度分析第40-41页
        4.1.6 缺氧池、好氧池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第41-43页
    4.2 冲击负荷阶段运行效果第43-46页
        4.2.1 有机负荷冲击第43-44页
        4.2.2 氨氮负荷冲击第44页
        4.2.3 总氮负荷冲击第44-45页
        4.2.4 好氧池亚硝氮积累情况第45-46页
    4.3 本章总结第46-47页
第5章 碳氮比对系统处理效果影响研究第47-64页
    5.1 C/N为10.8时系统运行效果第47-52页
        5.1.1 COD去除效果第47-48页
        5.1.2 氨氮去除效果第48-49页
        5.1.3 总氮去除效果第49-50页
        5.1.4 缺氧池、好氧池对污染物去除效果第50-52页
    5.2 C/N为8.2时系统运行效果第52-54页
        5.2.1 COD去除效果第52页
        5.2.2 氨氮去除效果第52-53页
        5.2.3 总氮去除效果第53-54页
    5.3 C/N为6.0时系统运行效果第54-56页
        5.3.1 COD去除效果第54页
        5.3.2 氨氮去除效果第54-55页
        5.3.3 总氮去除效果第55-56页
        5.3.4 出水三氮分析第56页
    5.4 优化调控研究第56-59页
        5.4.1 COD去除效果第56-57页
        5.4.2 氨氮去除效果第57-58页
        5.4.3 总氮去除效果第58-59页
    5.5 C/N为4.2时系统运行效果第59-62页
        5.5.1 COD去除效果第59页
        5.5.2 氨氮去除效果第59-60页
        5.5.3 总氮去除效果第60页
        5.5.4 总磷去除效果第60-61页
        5.5.5出水絮凝实验第61-62页
    5.6 本章总结第62-64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64-66页
    6.1 结论第64页
    6.2 展望第64-66页
参考文献第66-71页
致谢第71-72页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三维电极—电Fenton法处理染料废水的研究
下一篇:直接染料的生物降解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