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4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4-27页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14页 |
·钛酸铝的晶体结构与性质 | 第14-17页 |
·钛酸铝的相图 | 第14-15页 |
·晶体结构 | 第15-17页 |
·钛酸铝的性能与改性 | 第17-23页 |
·钛酸铝改性的方法 | 第17-20页 |
·钛酸铝的性能及改性机理 | 第20-23页 |
·钛酸铝的晶体结构与性能 | 第23-25页 |
·微裂纹和晶粒的关系 | 第23-24页 |
·显微结构对强度、断裂韧性的影响 | 第24-25页 |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5-27页 |
第二章 实验原料和研究方法 | 第27-32页 |
·本实验所用到的主要原料和性能 | 第27页 |
·实验材料的研究方法 | 第27-32页 |
·显气孔率的测定 | 第27-28页 |
·体积密度的测试与计算 | 第28页 |
·钛酸铝合成率的测试与计算 | 第28页 |
·差热-热重分析(DTA-TGA) | 第28-29页 |
·热膨胀系数的测试与计算 | 第29页 |
·物相分析(XRD) | 第29-30页 |
·抗弯强度的测试 | 第30-31页 |
·微观结构分析(SEM) | 第31页 |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钛酸铝固相法制备及改性 | 第32-62页 |
·引言 | 第32-33页 |
·实验部分 | 第33-36页 |
·原料 | 第33页 |
·配方组成设计 | 第33-34页 |
·混合 | 第34-35页 |
·成型 | 第35页 |
·干燥 | 第35页 |
·烧成 | 第35页 |
·实验过程 | 第35-36页 |
·烧成制度 | 第36页 |
·MgO单独改性钛酸铝陶瓷的结构与性能 | 第36-40页 |
·MgO对材料的热稳定性的影响 | 第40-46页 |
·钛酸铝的晶格常数及其稳定性的关系 | 第42-43页 |
·引入添加剂对钛酸铝的晶格常数和分解率的影响 | 第43-44页 |
·钛酸铝热稳定性的热力学分析 | 第44-45页 |
·MgO与烧成温度对钛酸铝稳定性的影响 | 第45-46页 |
·ATM固溶体的简化热力学模型 | 第46页 |
·MgO含量与钛酸铝材料的机械性能 | 第46-48页 |
·MgO对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 第48-49页 |
·CeO_2对钛酸铝材料的稳定性的影响 | 第49-50页 |
·CeO_2对钛酸铝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50-51页 |
·MgO和CeO_2分别作添加剂对材料烧结尺寸的影响 | 第51-53页 |
·MgO和CeO_2复合添加改性钛酸铝的稳定性 | 第53-57页 |
·复合添加剂对钛酸铝机械性能的影响 | 第57-58页 |
·复合添加剂对复合钛酸铝材料的热膨胀系数的影响 | 第58-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四章 液相法低温制备钛酸铝 | 第62-75页 |
·引言 | 第62页 |
·实验部分 | 第62-70页 |
·原料的选择 | 第62-63页 |
·实验主要设备 | 第63页 |
·实验的原理 | 第63页 |
·实验配方设计 | 第63-64页 |
·实验流程 | 第64-65页 |
·XRD测试 | 第65页 |
·实验优化 | 第65-70页 |
·用氧化钛溶胶和氧化铝溶胶制备钛酸铝 | 第70-73页 |
·实验原料 | 第71页 |
·实验步骤 | 第71-72页 |
·DTA-TG分析 | 第72-73页 |
·XRD测试分析 | 第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5页 |
第五章 钛酸铝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 第75-95页 |
·钛酸铝-莫来石体系 | 第75-83页 |
·实验原料 | 第75-76页 |
·实验方法 | 第7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6-83页 |
·钛酸铝-碳化硅体系 | 第83-86页 |
·实验原料 | 第83页 |
·实验配方 | 第83-84页 |
·实验步骤 | 第8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4-86页 |
·钛酸铝-莫来石长纤维体系 | 第86-90页 |
·实验的原料和配方 | 第86页 |
·实验的方法 | 第86-8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87-90页 |
·钛酸铝-碳化硅-莫来石纤维复合体系 | 第90-93页 |
·实验原料和配方 | 第90页 |
·实验步骤 | 第9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90-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5页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第95-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5页 |
攻读硕士阶段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 第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