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哲学理论论文--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论文--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论文

消费社会中人的全面发展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9-13页
    1.1 研究目的第9页
    1.2 研究意义第9-10页
    1.3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第10-12页
    1.4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第12-13页
第2章 现代消费社会的概述第13-19页
    2.1 消费社会的缘起第13-15页
    2.2 消费社会的概念及特征第15-17页
        2.2.1 消费社会的概念第15-16页
        2.2.2 消费社会的基本特征第16-17页
    2.3 当代消费社会的困境第17-19页
第3章 消费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19-26页
    3.1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第19-22页
        3.1.1 马克思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产生第19-20页
        3.1.2 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内涵第20页
        3.1.3 人的全面发展实现的条件第20-22页
    3.2 消费社会研究的理论基础第22-26页
        3.2.1 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第22-24页
        3.2.2 符号学理论第24-25页
        3.2.3 消费社会理论在人主体性上的局限性第25-26页
第4章 消费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第26-36页
    4.1 消费社会造成人的消费异化第26-29页
        4.1.1 使用价值与消费价值衰减第26-27页
        4.1.2 由理性消费走向感性消费第27-28页
        4.1.3 炫耀性消费第28-29页
    4.2 消费社会引发人的精神危机第29-31页
        4.2.1 人的理性意识逐渐弱化第29-30页
        4.2.2 人个性的不断同质化第30页
        4.2.3 人的批判精神开始泯灭第30页
        4.2.4 道德信仰被逐步消解第30-31页
    4.3 消费社会中人的主体性的丧失第31-34页
        4.3.1 主体核心价值观念的错位第31-33页
        4.3.2 主体被物所操纵第33页
        4.3.3 人和人关系的异化第33-34页
        4.3.4 人的自我价值的异化第34页
    4.4 消费社会带来的生态危机第34-36页
        4.4.1 世界人口增长造成过度消费第34-35页
        4.4.2 虚假需求导致人与自然的对立第35页
        4.4.3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损害人的生存环境第35-36页
第5章 构建合理的消费观与消费机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36-43页
    5.1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第36-37页
        5.1.1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消费观念第36-37页
        5.1.2 回归精神家园第37页
    5.2 发展并提升人的主体性第37-40页
        5.2.1 国家的规范和引导第38-39页
        5.2.2 主体的自我塑造第39-40页
    5.3 构筑科学的消费社会运行机制第40-41页
        5.3.1 动力机制第40页
        5.3.2 协调机制的宏观调控第40-41页
        5.3.3 社会保障机制建立第41页
    5.4 加强各种传播媒介的管理和监督第41-43页
总结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致谢第48-49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寻求利益的最大公约数—当代中国经济分配正义问题的伦理学研究
下一篇:知识论视野下思维的趋向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