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余额宝用户认可度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9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9-11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1-12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3 研究趋势分析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4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第17-19页 |
1.4.1 研究内容的创新 | 第18页 |
1.4.2 研究视角独特 | 第18页 |
1.4.3 引入结构方程统计分析方法 | 第18-19页 |
第2章 理论概述 | 第19-27页 |
2.1 概念界定 | 第19-20页 |
2.1.1 余额宝 | 第19-20页 |
2.1.2 余额宝用户 | 第20页 |
2.2 用户认可相关理论 | 第20-23页 |
2.2.1 认可理论 | 第20-22页 |
2.2.2 用户认可度影响因素研究 | 第22页 |
2.2.3 用户认可、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 | 第22-23页 |
2.3 结构方程模型理论 | 第23-27页 |
2.3.1 结构方程模型 | 第23-24页 |
2.3.2 模型的建模步骤 | 第24-26页 |
2.3.3 结构方程模型优点 | 第26-27页 |
第3章 余额宝用户认可度模型构建 | 第27-37页 |
3.1 余额宝用户认可度初始概念模型 | 第27-31页 |
3.1.1 潜变量及其关系的确定 | 第27-29页 |
3.1.2 显变量的确定 | 第29-30页 |
3.1.3 用户认可度的潜变量及其显变量汇总 | 第30-31页 |
3.2 余额宝用户认可度问卷调查 | 第31-34页 |
3.2.1 问卷调查的准备 | 第31-32页 |
3.2.2 数据处理 | 第32-33页 |
3.2.3 信度和效度 | 第33-34页 |
3.3 预调查研究 | 第34-36页 |
3.3.1 预调查研究的数据收集 | 第34-35页 |
3.3.2 信度分析 | 第35-36页 |
3.3.3 效度分析 | 第36页 |
3.4 小结 | 第36-37页 |
第4章 实证分析 | 第37-56页 |
4.1 问卷统计分析 | 第37-43页 |
4.1.1 被调查者结构分析 | 第37-40页 |
4.1.2 用户认可指标频率分析 | 第40-41页 |
4.1.3 用户认可指标相关性分析 | 第41页 |
4.1.4 名义变量差异性分析 | 第41-43页 |
4.2 模型适配度的检验和修正 | 第43-47页 |
4.2.1 概念模型初步检验 | 第43-45页 |
4.2.2 模型界定搜寻 | 第45-46页 |
4.2.3 模型修正和结构方程再检验 | 第46-47页 |
4.3 实证研究结果及建议 | 第47-56页 |
4.3.1 模型实证结果及参数意义 | 第47-51页 |
4.3.2 模型假设验证结论 | 第51-52页 |
4.3.3 基于SEM模型的用户认可度指数 | 第52-54页 |
4.3.4 建议 | 第54-5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9页 |
5.1 全文总结 | 第56页 |
5.2 研究分析的不足 | 第56-58页 |
5.2.1 建模遇到的问题 | 第57页 |
5.2.2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的问题 | 第57页 |
5.2.3 研究涉及范围的问题 | 第57-58页 |
5.3 研究展望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
附录 | 第65-67页 |
A 余额宝用户认可度调查问卷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