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公司中国软件部组织结构变革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12-13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3页 |
第二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思路框架 | 第13-16页 |
一、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 | 第13-14页 |
二、本文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分析框架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组织结构变革理论概述 | 第16-26页 |
第一节 组织结构理论概述 | 第16-23页 |
一、影响组织结构的因素 | 第16-19页 |
二、组织结构构成要素 | 第19-20页 |
三、主要的组织结构形式 | 第20-23页 |
第二节 组织变革理论概述 | 第23-26页 |
一、变革的动因 | 第23页 |
二、变革的实施 | 第23-24页 |
三、变革的阻力及对策 | 第24-26页 |
第三章 L公司中国软件部组织结构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6-48页 |
第一节 L公司及软件部概况 | 第26-32页 |
一、手机行业的竞争环境 | 第26-29页 |
二、L公司概况 | 第29-30页 |
三、软件部概况 | 第30-32页 |
第二节 L公司中国软件部发展历程和组织结构变化 | 第32-39页 |
一、初创期(2002至2006) | 第33-34页 |
二、发展期(2007至2014) | 第34-36页 |
三、整合期(2015至今) | 第36-39页 |
第三节 中国软件部组织结构问题分析 | 第39-45页 |
一、开发流程无法执行 | 第39-41页 |
二、工作分工细化程度无法满足项目要求 | 第41-43页 |
三、部门间协同配合难度大 | 第43-44页 |
四、部门间竞争冲突多 | 第44-45页 |
第四节 中国软件部组织结构改进必要性分析 | 第45-48页 |
一、部门成本居高不下 | 第45-46页 |
二、产品质量无法达到销售区域要求 | 第46页 |
三、产品无法按时上市 | 第46-48页 |
第四章 L公司中国软件部组织结构改进方案设计 | 第48-59页 |
第一节 变革动因 | 第48-51页 |
一、战略的变化 | 第48-49页 |
二、技术变化 | 第49-51页 |
第二节 改进的目标及思路 | 第51-52页 |
一、改进的目标 | 第51页 |
二、改进的思路 | 第51-52页 |
第三节 改进方案 | 第52-54页 |
一、改进后的组织结构 | 第52-53页 |
二、各部门介绍 | 第53-54页 |
第四节 改进方案说明 | 第54-59页 |
一、按照业务来分工使得软件开发流程顺利执行 | 第54-55页 |
二、矩阵结构有利于提升分工细化水平 | 第55页 |
三、矩阵结构可以促进部门间高效协同配合 | 第55-56页 |
四、改进方案使得中国软件部层级减少 | 第56-57页 |
五、改进方案有利于中国软件部更加分权 | 第57页 |
六、改进方案使得中国软件部趋于有机组织 | 第57-58页 |
七、职能矩阵可以减轻矩阵结构的双重领导问题 | 第58-59页 |
第五章 L公司中国软件部新组织结构的实施与保障 | 第59-66页 |
第一节 实施步骤 | 第59-62页 |
一、树立紧迫感 | 第59页 |
二、组建变革领导小组 | 第59-60页 |
三、设计愿景 | 第60页 |
四、沟通变革愿景 | 第60页 |
五、促使员工变革 | 第60-61页 |
六、积累短期胜利 | 第61页 |
七、促进变革深入 | 第61-62页 |
八、成果融入文化 | 第62页 |
第二节 可能碰到的阻力和处理方法 | 第62-64页 |
第三节 效果预测 | 第64-66页 |
第六章 研究的主要结论和启示 | 第66-70页 |
第一节 主要结论和启示 | 第66-67页 |
第二节 不足之处 | 第67-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