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输配电工程、电力网及电力系统论文--电力系统的自动化论文

非侵入式负荷特征提取与识别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0页
    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非侵入式负荷特征研究现状第13-14页
        1.2.2 非侵入式负荷识别方法研究现状第14-16页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第16页
    1.4 论文组织结构第16-20页
第二章 非侵入式负荷特征提取方法研究第20-36页
    2.1 引言第20页
    2.2 负荷特征提取方法第20-30页
        2.2.1 稳态特征提取第21-27页
        2.2.2 暂态特征提取第27-30页
    2.3 负荷特征组合第30-35页
        2.3.1 负荷特征提取与事件探测的关系第30-32页
        2.3.2 负荷特征组合的作用第32-33页
        2.3.3 负荷特征数据库的作用第33-35页
    2.4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三章 计及用户用电模式的非侵入式负荷特征数据库第36-48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用户用电模式分析第36-38页
    3.3 基于AP聚类的负荷功率特征数据集第38-44页
        3.3.1 典型聚类算法第38-41页
        3.3.2 AP聚类算法基本原理第41-42页
        3.3.3 基于AP聚类算法的功率分区第42-44页
    3.4 典型居民负荷特征数据库第44-48页
        3.4.1 基于AP聚类的空调功率特征数据集第44-45页
        3.4.2 典型负荷特征数据库第45-47页
        3.4.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 基于条件判断与遗传优化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第48-64页
    4.1 引言第48页
    4.2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模型第48-51页
        4.2.1 非侵入式负荷分解的数学模型第48-50页
        4.2.2 基于稳态功率的非侵入式负荷分解模型第50-51页
    4.3 基于条件判断与遗传优化的负荷识别第51-55页
        4.3.1 计及条件判断的负荷分解模型第51-53页
        4.3.2 基于条件判断和遗传优化的负荷分解流程第53-55页
    4.4 不同场景负荷辨识第55-62页
        4.4.1 场景设计第56页
        4.4.2 结合多元特征与工作状态合理性判断的负荷分解第56-59页
        4.4.3 基于用电特性差异进行空调负荷模式细分的作用第59-60页
        4.4.4 考虑用户用电行为辅助条件判断的作用第60-62页
    4.5 本章小结第62-64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64-66页
    5.1 总结第64-65页
    5.2 展望第65-66页
致谢第66-68页
参考文献第68-74页
作者简介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机器人书法中笔画的细粒度书写控制与临摹方法研究
下一篇:压电材料综合参数测量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