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与对策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1章 绪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1-12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5页
        1.2.1 关于对互联网金融认识的研究第12-13页
        1.2.2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第13-14页
        1.2.3 关于互联网冲击下商业银行发展建议与对策的研究第14-15页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第15页
        1.3.1 研究方法第15页
        1.3.2 创新点与不足第15页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第15-17页
第2章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第17-25页
    2.1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相关理论基础第17-19页
        2.1.1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第17-18页
        2.1.2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第18-19页
    2.2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发展现状第19-25页
        2.2.1 第三方支付第19-21页
        2.2.2 网上融资——P2P网络借贷第21-23页
        2.2.3 众筹融资第23-25页
第3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第25-36页
    3.1 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及存在的问题第25-27页
        3.1.1 盈利理念落后第25页
        3.1.2 业务创新不足第25-26页
        3.1.3 产品种类较少第26-27页
        3.1.4 管理效率较低第27页
        3.1.5 业务办理复杂第27页
        3.1.6 风控方法陈旧第27页
    3.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第27-36页
        3.2.1 对市场占有率和客户源的影响第27-29页
        3.2.2 对存款业务的影响第29-30页
        3.2.3 对贷款业务的影响第30-32页
        3.2.4 对中间业务的影响第32-36页
第4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的实证分析第36-44页
    4.1 选取变量及提出假设第36-38页
        4.1.1 选取变量第36-37页
        4.1.2 提出命题第37-38页
    4.2 选取样本数据和建立模型第38页
    4.3 实证分析第38-44页
        4.3.1 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第38-39页
        4.3.2 变量序列的协整检验第39-40页
        4.3.3 选择模型的类型第40页
        4.3.4 模型的回归结果第40-41页
        4.3.5 回归结果及原因分析第41-44页
第5章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提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第44-47页
    5.1 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分析第44-45页
        5.1.1 商业银行的自身优势和机会第44页
        5.1.2 商业银行的自身劣势和威胁第44-45页
    5.2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第45-47页
        5.2.1 理清转型思路,找准转型方向第45页
        5.2.2 争取跨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第45-46页
        5.2.3 加强产品创新,避免同质竞争第46页
        5.2.4 应用好大数据,建设好数据库第46-47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8页
    6.1 结论第47页
    6.2 展望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第三方支付促进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下一篇:中西太平洋金枪鱼围网渔获物时空分布及其与环境因素的关系--以上海开创远洋渔业有限公司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