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2.1 关于对互联网金融认识的研究 | 第12-13页 |
1.2.2 关于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影响的研究 | 第13-14页 |
1.2.3 关于互联网冲击下商业银行发展建议与对策的研究 | 第14-15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第15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5页 |
1.3.2 创新点与不足 | 第15页 |
1.4 研究内容和框架 | 第15-17页 |
第2章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 | 第17-25页 |
2.1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及相关理论基础 | 第17-19页 |
2.1.1 互联网金融的特点 | 第17-18页 |
2.1.2 互联网金融的理论基础 | 第18-19页 |
2.2 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及发展现状 | 第19-25页 |
2.2.1 第三方支付 | 第19-21页 |
2.2.2 网上融资——P2P网络借贷 | 第21-23页 |
2.2.3 众筹融资 | 第23-25页 |
第3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的影响 | 第25-36页 |
3.1 商业银行的盈利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 第25-27页 |
3.1.1 盈利理念落后 | 第25页 |
3.1.2 业务创新不足 | 第25-26页 |
3.1.3 产品种类较少 | 第26-27页 |
3.1.4 管理效率较低 | 第27页 |
3.1.5 业务办理复杂 | 第27页 |
3.1.6 风控方法陈旧 | 第27页 |
3.2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影响 | 第27-36页 |
3.2.1 对市场占有率和客户源的影响 | 第27-29页 |
3.2.2 对存款业务的影响 | 第29-30页 |
3.2.3 对贷款业务的影响 | 第30-32页 |
3.2.4 对中间业务的影响 | 第32-36页 |
第4章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盈利影响的实证分析 | 第36-44页 |
4.1 选取变量及提出假设 | 第36-38页 |
4.1.1 选取变量 | 第36-37页 |
4.1.2 提出命题 | 第37-38页 |
4.2 选取样本数据和建立模型 | 第38页 |
4.3 实证分析 | 第38-44页 |
4.3.1 变量序列的平稳性检验 | 第38-39页 |
4.3.2 变量序列的协整检验 | 第39-40页 |
4.3.3 选择模型的类型 | 第40页 |
4.3.4 模型的回归结果 | 第40-41页 |
4.3.5 回归结果及原因分析 | 第41-44页 |
第5章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提升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的对策 | 第44-47页 |
5.1 商业银行的优劣势分析 | 第44-45页 |
5.1.1 商业银行的自身优势和机会 | 第44页 |
5.1.2 商业银行的自身劣势和威胁 | 第44-45页 |
5.2 互联网金融冲击下商业银行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45-47页 |
5.2.1 理清转型思路,找准转型方向 | 第45页 |
5.2.2 争取跨界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 第45-46页 |
5.2.3 加强产品创新,避免同质竞争 | 第46页 |
5.2.4 应用好大数据,建设好数据库 | 第46-47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7-48页 |
6.1 结论 | 第47页 |
6.2 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