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基本有机化学工业论文--天然有机化合物的生产论文--生物碱论文

海洋天然产物Baculiferin L衍生物合成路线的设计和工艺优化

致谢第4-5页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7页
缩略词简表第8-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37页
    1.1 多取代吡咯海洋生物碱化合物的概述第12-14页
    1.2 多取代吡咯生物碱的分离和提纯第14-18页
    1.3 多取代吡咯类海洋生物碱生物活性研究第18-21页
        1.3.1 抑制HIV-1整合酶第18-19页
        1.3.2 抑制拓扑异构酶第19-20页
        1.3.3 逆转P-糖蛋白介导的多药耐药与诱导线粒体途径依赖的细胞凋亡第20-21页
    1.4 Baculiferins吡咯海洋生物碱的生物活性研究进展第21-24页
    1.5 吡咯类海洋生物碱的合成方法学研究进展第24-35页
        1.5.1 吡咯环构建法第24-33页
        1.5.2 吡咯环生长法第33-35页
    1.6 BaculiferinL的全合成研究进展第35-37页
第二章 课题设计第37-45页
    2.1 课题目标第37-39页
    2.2 课题设计思路第39-42页
        2.2.1 Barton-Zard合成法的路线设计第39-41页
        2.2.2 改良的VanLeusen法合成路线设计第41-42页
    2.3 新路线课题设计思路第42-44页
        2.3.1 优化的Hinsberg-Suzuki-Miyaura反应第42-44页
    2.4 研究目的及意义第44-45页
第三章 实验部分第45-60页
    3.1 实验仪器与试剂第45-47页
        3.1.1 实验仪器设备第45页
        3.1.2 试剂第45-47页
        3.1.3 实验所用试剂的处理方法第47页
    3.2 实验步骤第47-58页
        3.2.1 N,N-二乙酸甲酯苯乙胺(化合物2)第47-48页
        3.2.2 化合物3的合成第48-49页
        3.2.3 化合物4的合成第49-50页
        3.2.4 化合物5的合成第50-51页
        3.2.5 化合物6的合成第51-52页
        3.2.6 化合物7的合成第52-53页
        3.2.7 化合物8的合成第53-54页
        3.2.8 化合物9的合成第54-56页
        3.2.9 化合物10的合成第56-58页
    3.3 部分中间体的实验第58-60页
        3.3.1 N位的去保护实验第58页
        3.3.2 在苯硼酸上引入不同取代基团第58-60页
第四章 实验结果与讨论第60-66页
    4.1 中间体化合物3的制备讨论第60-61页
        4.1.1 保护基的选择第60-61页
        4.1.2 保护基的引入实验第61页
    4.2 保护基的脱去实验讨论第61-62页
        4.2.1 催化剂投料比的考察第61-62页
    4.3 钯碳催化的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的讨论第62-64页
        4.3.1 催化剂碱的选择第62-63页
        4.3.2 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投料比对目标产物产率的影响第63-64页
    4.4 化合物8的制备讨论第64-65页
    4.5 化合物9的制备讨论第65页
    4.6 实验小结第65-66页
总结与展望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73页
附录 化合物谱图第73-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生代农民工炫耀性消费行为调查分析--基于感知价值视角
下一篇:基于生物力学分析的下肢康复并联机构设计与仿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