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效率模型和Malmquist指数的中国省际工业部门能源效率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2 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 | 第11-13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1-13页 |
1.2.2 文章结构 | 第13页 |
1.3 本章小结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22页 |
2.1 能源效率的研究综述 | 第14-16页 |
2.1.1 能源效率的理论 | 第14页 |
2.1.2 能源效率评价方法 | 第14-16页 |
2.2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2.3 能源效率影响因素的研究综述 | 第18-2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和数据指标 | 第22-30页 |
3.1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 | 第22-26页 |
3.1.1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的基本思想 | 第22-24页 |
3.1.2 超效率DEA模型 | 第24-26页 |
3.2 Malmquist指数方法 | 第26-27页 |
3.3 指标选取及数据 | 第27-28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第四章 实证结果和分析 | 第30-44页 |
4.1 能源效率分析 | 第30-37页 |
4.1.1 能源效率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0-34页 |
4.1.2 能源效率结果分区域研究 | 第34-37页 |
4.2 能源效率MI值分析 | 第37-43页 |
4.2.1 能源效率MI值计算结果及分析 | 第37-39页 |
4.2.2 能源效率MI值分区域研究 | 第39-4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五章 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第44-50页 |
5.1 Tobit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44-45页 |
5.2 指标选取及数据 | 第45-47页 |
5.3 Tobit模型的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47-4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0-52页 |
6.1 总结与政策建议 | 第50-51页 |
6.2 展望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