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4-18页 |
1.1 选题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16-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1.4 论文的结构 | 第17-18页 |
第2章 系统的设计模式 | 第18-22页 |
2.1 便民服务的定义及建设目的 | 第18-19页 |
2.2 便民服务平台发展与设计模式 | 第19-20页 |
2.2.1 基于短信的便民服务 | 第19-20页 |
2.2.2 基于WAP环境下的便民服务 | 第20页 |
2.2.3 基于3G技术的便民服务 | 第20页 |
2.3 基于智能手机的便民平台理论分析模型 | 第20-21页 |
2.3.1 基于多媒体消息服务的便民服务模式 | 第20页 |
2.3.2 基于在线实时交互的便民服务模式 | 第20-21页 |
2.3.3 基于WAP的便民服务模式 | 第21页 |
2.4 小结 | 第21-22页 |
第3章 系统开发的相关技术 | 第22-29页 |
3.1 HTML5开发技术 | 第22-23页 |
3.2 JQuery技术 | 第23-24页 |
3.3 移动网络技术 | 第24-25页 |
3.4 JAVA框架 | 第25-26页 |
3.4.1 Spring Framework | 第25页 |
3.4.2 Struts | 第25-26页 |
3.4.3 Hibernate | 第26页 |
3.5 Android开发平台 | 第26-28页 |
3.5.1 Android平台的优点 | 第26页 |
3.5.2 Android平台的特性 | 第26-27页 |
3.5.3 Android平台体系结构 | 第27-28页 |
3.6 小结 | 第28-29页 |
第4章 系统的需求分析及功能模块的用例分析 | 第29-45页 |
4.1 系统需求分析 | 第29-30页 |
4.1.1 经济上的可行性 | 第29页 |
4.1.2 技术上的可行性 | 第29页 |
4.1.3 操作的可行性 | 第29-30页 |
4.2 系统设计原则 | 第30-31页 |
4.2.1 合理定位原则 | 第30页 |
4.2.2 支持多种智能移动设备原则 | 第30页 |
4.2.3 良好的人机界面原则 | 第30页 |
4.2.4 省网速和费用原则 | 第30-31页 |
4.3 B/S模式体系结构 | 第31-32页 |
4.4 广州羊城通出租车预约系统主要功能模块用例分析 | 第32-35页 |
4.4.1 乘客端功能用例分析 | 第32-33页 |
4.4.2 司机端功能用例分析 | 第33-34页 |
4.4.3 服务管理功能用例分析 | 第34页 |
4.4.4 车辆管理功能用例分析 | 第34-35页 |
4.5 主要功能模块设计 | 第35-40页 |
4.5.1 用户登录模块设计 | 第36-37页 |
4.5.2 注册模块设计 | 第37-38页 |
4.5.3 密码修改模块设计 | 第38页 |
4.5.4 预约模块设计 | 第38-39页 |
4.5.5 查询订单模块设计 | 第39-40页 |
4.5.6 处理订单模块设计 | 第40页 |
4.6 数据库设计 | 第40-44页 |
4.6.1 数据库创建 | 第41页 |
4.6.2 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 第41-44页 |
4.7 小结 | 第44-45页 |
第5章 广州羊城通出租车预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61页 |
5.1 系统的开发环境的搭建 | 第45-46页 |
5.1.1 开发环境 | 第45-46页 |
5.1.2 主要的开发工具 | 第46页 |
5.2 主要功能模块的实现 | 第46-59页 |
5.2.1 用户登录功能子模块的实现 | 第46-49页 |
5.2.2 预约功能子模块的实现 | 第49-54页 |
5.2.3 查询和处理功能子模块的实现 | 第54-57页 |
5.2.4 乘客搭乘功能子模块的实现 | 第57-59页 |
5.3 服务器端的实现 | 第59-60页 |
5.4 小结 | 第60-61页 |
第6章 广州羊城通出租车预约系统的测试 | 第61-65页 |
6.1 测试内容 | 第61页 |
6.2 测试结论 | 第61-62页 |
6.3 测试中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 | 第62-64页 |
6.4 小结 | 第64-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