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及不良贷款处置的问题研究--以JY农商银行为例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导论 | 第11-14页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2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3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2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回顾 | 第14-21页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第14页 |
2.1.1 银行风险管理内涵 | 第14页 |
2.1.2 不良贷款定义及分类 | 第14页 |
2.2 风险管理理论 | 第14-18页 |
2.2.1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概述 | 第15页 |
2.2.2 基于信贷关系的不良贷款形成的博弈论 | 第15页 |
2.2.3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信用风险 | 第15-16页 |
2.2.4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下的操作风险 | 第16页 |
2.2.5 全面风险管理原则和框架 | 第16-17页 |
2.2.6 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 第17-18页 |
2.3 不良贷款理论 | 第18-21页 |
2.3.1 不良贷款成因的PEST分析法 | 第18-19页 |
2.3.2 不良贷款金融脆弱性理论 | 第19页 |
2.3.3 不良贷款客户关系理论 | 第19-21页 |
3 JY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现状 | 第21-28页 |
3.1 JY农商银行企业概况 | 第21页 |
3.2 JY农商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体系 | 第21-24页 |
3.2.1 明确目标,按部就班 | 第21-22页 |
3.2.2 科学防控,化解风险 | 第22页 |
3.2.3 优化流程,完善制度 | 第22页 |
3.2.4 组织协调,确保达标 | 第22-23页 |
3.2.5 分步实施,推进巴Ⅲ建设 | 第23-24页 |
3.3 JY农商银行不良贷款行业分布和现状 | 第24-25页 |
3.3.1 行业分布 | 第24页 |
3.3.2 行业不良贷款现状 | 第24-25页 |
3.4 JY农商银行不良贷款数据演变 | 第25-26页 |
3.5 JY农商银行不良处置路径分析 | 第26-28页 |
4 JY农商银行风险管理及不良处置存在问题与难点 | 第28-31页 |
4.1 认定范畴不合理 | 第28页 |
4.2 预警监测时效性差 | 第28页 |
4.3 不良处置遭遇瓶颈 | 第28-30页 |
4.3.1 法院处置过程中的问题 | 第28-29页 |
4.3.2 与资产管理公司合作过程中的问题 | 第29页 |
4.3.3 处置成本过高 | 第29-30页 |
4.4 信贷管理基础工作薄弱 | 第30页 |
4.5 考核问责落实不足 | 第30-31页 |
5 改进的措施和对策 | 第31-46页 |
5.1 建立精细化信贷管理体系 | 第31-39页 |
5.1.1 贷前精心调查 | 第31-34页 |
5.1.2 贷中精细管理 | 第34-38页 |
5.1.3 贷后全面保证 | 第38-39页 |
5.2 完善不良贷款责任认定 | 第39-40页 |
5.2.1 调整不良贷款认定范畴 | 第39页 |
5.2.2 明晰不良贷款处置责任 | 第39-40页 |
5.3 创新不良贷款处置方式 | 第40-42页 |
5.3.1 核销 | 第40页 |
5.3.2 风险代理 | 第40页 |
5.3.3 信贷资产打包 | 第40-41页 |
5.3.4 资产证券化 | 第41页 |
5.3.5 债权转股权 | 第41-42页 |
5.3.6 委托清收 | 第42页 |
5.3.7 合作清收 | 第42页 |
5.3.8 平台稀释 | 第42页 |
5.4 不良处置事后教育及考核 | 第42-46页 |
5.4.1 不良贷款事后监督及教育 | 第42页 |
5.4.2 不良贷款考核体系 | 第42-46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6.1 结论 | 第46页 |
6.2 展望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