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桥梁技术状况及承载力评定方法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1.1 引言 | 第10-14页 |
1.2 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5页 |
1.3 桥梁技术状况评定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第2章 钢筋混凝土桥梁技术状况评定 | 第18-42页 |
2.1 桥梁工程概况 | 第18-20页 |
2.2 检测内容和检测目的 | 第20-21页 |
2.3 桥梁外部情况检查 | 第21-37页 |
2.3.1 桥面构造系统的检查 | 第21-26页 |
2.3.2 桥梁上部结构检测 | 第26-33页 |
2.3.3 桥梁下部结构病害检测 | 第33-37页 |
2.4 混凝土及钢筋性能专项检查 | 第37-41页 |
2.4.1 混凝土碳化深度测试 | 第37-38页 |
2.4.2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测定与评价 | 第38-40页 |
2.4.3 构件钢筋锈蚀状态的判断检测 | 第40-41页 |
2.5 综合技术状况评定 | 第41页 |
2.6 小结 | 第41-42页 |
第3章 钢筋混凝土桥梁承载能力评定 | 第42-48页 |
3.1 计算参数 | 第42页 |
3.2 内力计算 | 第42-43页 |
3.2.1 模型建立 | 第42页 |
3.2.2 恒载内力计算 | 第42-43页 |
3.2.3 主梁活载内力计算 | 第43页 |
3.2.4 主梁作用效应组合 | 第43页 |
3.3 检算系数及恶化系数 | 第43-44页 |
3.4 承载状况评定 | 第44-47页 |
3.4.1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 第44-46页 |
3.4.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 第46-47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4章 静力现场加载与数据处理分析 | 第48-65页 |
4.1 拟定试验方案 | 第48-49页 |
4.1.1 试验具体目标 | 第48页 |
4.1.2 加载测试桥跨 | 第48-49页 |
4.1.3 测试设备 | 第49页 |
4.2 试验加载与作用位置 | 第49-55页 |
4.2.1 测试位置 | 第49-52页 |
4.2.2 确定加载车 | 第52页 |
4.2.3 试验加载工况 | 第52-55页 |
4.2.4 加载效率计算 | 第55页 |
4.3 试验结果分析 | 第55-64页 |
4.3.1 主梁挠度实测结果 | 第55-60页 |
4.3.2 外伸梁挠度测试 | 第60-6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5章 动载试验与数据处理分析 | 第65-71页 |
5.1 试验方案 | 第65页 |
5.1.1 试验目标 | 第65页 |
5.1.2 确定试验荷载 | 第65页 |
5.1.3 试验设备 | 第65页 |
5.2 试验孔和测试位置 | 第65-67页 |
5.3 9 | 第67-69页 |
5.3.1 固有频率 | 第67页 |
5.3.2 阻尼分析 | 第67-68页 |
5.3.3 冲击系数计算 | 第68-69页 |
5.4 10 | 第69-70页 |
5.4.1 固有频率 | 第69页 |
5.4.2 阻尼分析 | 第69-70页 |
5.5 分析与讨论 | 第70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附录 | 第77-78页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