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预防医学、卫生学论文--保健组织与事业(卫生事业管理)论文--医疗卫生制度与机构论文--医疗服务制度论文

甘肃省推进医养结合养老对策研究--以兰州市酒泉路为老服务中心为例

西北师范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信息第5-8页
摘要第8-9页
ABSTRCT第9-10页
绪论第11-21页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1-14页
        (一)研究背景第11-12页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2-14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政策支持第14-19页
        (一)国内研究现状第14-16页
        (二)国外研究现状第16-17页
        (三)政策支撑第17-19页
        (四)简要评述第19页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19-20页
        (一)研究思路第19页
        (二)研究方法第19-20页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点第20-21页
第一章 甘肃省医养结合的由来与特征第21-30页
    一、医养结合提出的背景及意义第21-22页
    二、医养结合的内涵第22-24页
    三、甘肃省现阶段医养结合的主要特征第24-30页
        (一)以“养”为主——养老机构内部设立医疗机构第24-26页
        (二)以“医”为主——医疗机构内置养老机构第26-27页
        (三)多元辐射型医养结合模式第27-30页
第二章 甘肃省医养结合的运行现状——以酒泉路为老服务中心为例第30-44页
    一、甘肃省医养结合的初步实践第30-32页
    二、制约甘肃省医养结合发展的外部环境因素第32-37页
        (一)一元化发展,资金缺口较大第32-33页
        (二)医疗与养老服务平台对接仍需加强第33-34页
        (三)医养结合专业医护人员数量严重不足第34-35页
        (四)医养结合服务评估体系不健全第35-36页
        (五)长期照护制度缺失第36-37页
    三、制约甘肃省医养结合发展的内部因素第37-44页
        (一)自身认知观念及受教育程度有限第37-39页
        (二)年龄、性别及健康状况限制第39-41页
        (三)居住及经济状况限制第41-44页
第三章 各国医养结合发展的实践及经验第44-51页
    一、国外医养结合的实践第44-49页
        (一)美国第44-45页
        (二)澳大利亚第45-46页
        (三)日本第46-48页
        (四)德国第48页
        (五)瑞典第48-49页
    二、对甘肃省的启示第49-51页
        (一)加强法律保障,明确行业规则第49-50页
        (二)完善长期照护制度第50页
        (三)加强人力资源规划第50-51页
第四章 推进甘肃省医养结合的建议第51-57页
    一、建立多方投入机制,探索多种服务模式第51-52页
    二、促进医养结合服务平台建设,实现医养无缝对接第52-53页
    三、推动医养结合专业化人才建设第53页
    四、规范医养结合服务评估,探索多种服务模式第53-54页
    五、设立医养结合服务试点,建立长期照护制度第54-55页
    六、加大宣传力度,转变养老观念第55-57页
结语第57-59页
    一、研究结论第57页
    二、研究展望第57-59页
附件第59-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第66-67页
致谢第67页

论文共6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乐平市规模化生猪养殖污染问题与解决对策研究
下一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