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h-BN和ZnO上Pt、Au原子催化CO和甲醇转化的理论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5页
1 绪论第8-28页
    1.1 金属载体强相互作用第8-14页
        1.1.1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提出和发展第8-10页
        1.1.2 金属载体相互作用的产生机制第10-14页
    1.2 单原子催化剂第14-16页
        1.2.1 SMSI与单原子金属催化剂第14页
        1.2.2 单原子金属催化剂第14-16页
    1.3 单原子催化剂中的SMSI以及应用第16-21页
        1.3.1 单原子催化剂中的SMSI第17-18页
        1.3.2 SMSI对单原子催化剂性能的调控作用及其应用第18-21页
    1.4 SMSI和单原子催化剂性能研究中的理论化学方法第21-26页
        1.4.1 第一原理方法第21-22页
        1.4.2 密度泛函理论第22-23页
        1.4.3 电子结构的计算第23-24页
        1.4.4 第一原理统计热力学第24-25页
        1.4.5 常用的计算软件第25-26页
    1.5 研究思路第26-28页
2 Pt1/BN中SMSI对前线轨道对称性及CO氧化反应路径的影响第28-41页
    2.1 引言第28-29页
    2.2 计算方法与模型第29页
    2.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29-40页
        2.3.1 Pt/BN的电子结构与性质第30-31页
        2.3.2 PtNSV对反应物种的吸附性能第31-34页
        2.3.3 PtNSV催化CO氧化的反应机理第34-40页
    2.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3 h-BN上SMSI稳定的Au原子催化CO氧化的统计热力学分析第41-59页
    3.1 引言第41-42页
    3.2 计算方法与模型第42页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第42-58页
        3.3.1 Au/h-BN的电子结构与性质第43-45页
        3.3.2 AuBSV对反应物种的吸附性能第45-47页
        3.3.3 AuNSV对反应物种的吸附性能第47-50页
        3.3.4 反应条件对AuBSV催化CO氧化反应机理的影响第50-56页
        3.3.5 AuBSV催化CO氧化反应的微观动力学分析第56-58页
    3.4 本章小结第58-59页
4 Au_1/ZnO中SMSI对配位环境及甲醇转化反应机理的影响第59-78页
    4.1 引言第59-60页
    4.2 计算方法与模型第60-61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61-77页
        4.3.1 Au_1/ZnO(100)的界面结构与性质第61-63页
        4.3.2 Au_1/ZnO(100)对反应物种的吸附第63-69页
        4.3.3 Au_1/ZnO(100)催化甲醇转化的反应机理第69-77页
    4.4 本章小结第77-78页
结论第78-80页
参考文献第80-9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94-95页
致谢第95-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大数据应用的环境数据资源中心设计研究
下一篇:pH调控的非盐依赖疏水色谱方法建立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