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及其指标体系研究--以长沙市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1 研究背景、意义与目的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生态文明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研究进展 | 第14-15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指标体系研究进展 | 第15-16页 |
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研究内容 | 第16-18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理论探讨 | 第19-35页 |
1 生态文明概论 | 第19-22页 |
·生态文明的产生 | 第19-20页 |
·生态文明的内涵 | 第20-22页 |
2 生态文明城市 | 第22-25页 |
·生态文明城市的概念 | 第22页 |
·生态文明城市的特点 | 第22-23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目标 | 第23-24页 |
·我国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进程 | 第24-25页 |
3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理论探讨 | 第25-35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的基本内涵 | 第25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的指导思想 | 第25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的理论基础 | 第25-28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的指导原则 | 第28-29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目标 | 第29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程序 | 第29-32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主要内容 | 第32-35页 |
第三章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方法探讨 | 第35-40页 |
1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对象辨识 | 第35页 |
·社会系统辨识 | 第35页 |
·经济系统辨识 | 第35页 |
·环境系统辨识 | 第35页 |
2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框架构建 | 第35-38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内容框架 | 第36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编制方法 | 第36-38页 |
3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优化方法 | 第38-40页 |
·层次分析方法 | 第38-39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指数合成方法 | 第39-40页 |
第四章 生态文明城市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 第40-51页 |
1 各种形式指标体系比较研究 | 第40-43页 |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第40-41页 |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指标体系 | 第41-42页 |
·生态文明指标体系 | 第42-43页 |
2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3-44页 |
·生态文明建设规划指标体系构建 | 第43页 |
·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43页 |
·指标体系的建立程序 | 第43-44页 |
·指标的确定 | 第44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44页 |
3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指标体系研究 | 第44-51页 |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指标的设置 | 第44-45页 |
·构建层次结构 | 第45-46页 |
·构造判断矩阵 | 第46-48页 |
·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系数 | 第48-49页 |
·一致性检验 | 第49-51页 |
第五章 长沙市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 | 第51-61页 |
1 长沙市现状调查与分析 | 第51-54页 |
·社会系统调查与分析 | 第51-52页 |
·经济系统调查与分析 | 第52-53页 |
·环境系统调查与分析 | 第53-54页 |
2 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评价与预测分析 | 第54-59页 |
·数据的收集和目标值的确定 | 第54-55页 |
·无量纲化处理 | 第55-56页 |
·指标合成结果 | 第56-58页 |
·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评价 | 第58-59页 |
3 长沙市生态文明建设建议 | 第59-61页 |
·编制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规划 | 第59-60页 |
·实施生态产业建设工程 | 第60页 |
·提高生态文化意识 | 第60页 |
·加强组织保障措施 | 第60-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4页 |
1 研究结论 | 第61-62页 |
2 主要创新点 | 第62-63页 |
3 研究不足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作者简介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