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中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机制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第10-12页 |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 1.1.2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 1.1.3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9页 | 
| 1.2.1 技术中介的研究 | 第12-14页 | 
| 1.2.2 科技成果转化的研究 | 第14-17页 | 
| 1.2.3 技术中介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研究 | 第17-19页 | 
| 1.2.4 研究述评 | 第19页 |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第19-22页 | 
| 1.3.1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 1.3.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 1.3.3 技术路线图 | 第20-22页 |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9页 | 
| 2.1 科技创新系统理论 | 第22-24页 | 
| 2.1.1 国家创新系统理论 | 第22-23页 | 
| 2.1.2 区域创新系统理论 | 第23-24页 | 
| 2.2 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基础 | 第24-26页 | 
| 2.2.1 技术转移理论 | 第24-25页 | 
| 2.2.2 技术扩散理论 | 第25-26页 | 
| 2.3 技术中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理论基础 | 第26-29页 | 
| 2.3.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6-27页 | 
| 2.3.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7-29页 | 
| 第3章 技术中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作用机制模型构建 | 第29-43页 | 
| 3.1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及转化难点 | 第29-31页 | 
| 3.1.1 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 | 第29-30页 | 
| 3.1.2 科技成果转化现状与难点 | 第30-31页 | 
| 3.2 技术中介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促进作用 | 第31-35页 | 
| 3.2.1 技术中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 第31-32页 | 
| 3.2.2 技术中介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具体作用 | 第32-33页 | 
| 3.2.3 技术中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类型 | 第33-35页 | 
| 3.3 技术中介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5-39页 | 
| 3.3.1 成果转化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5-36页 | 
| 3.3.2 认知搜寻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6-37页 | 
| 3.3.3 信息沟通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7-38页 | 
| 3.3.4 资源整合的作用机制分析 | 第38-39页 | 
| 3.4 研究假设的提出 | 第39-41页 | 
| 3.4.1 技术中介作用之间关系的研究假设 | 第39-40页 | 
| 3.4.2 技术中介作用与转化绩效关系的研究假设 | 第40-41页 | 
| 3.4.3 研究假设汇总 | 第41页 | 
| 3.5 模型的构建 | 第41-43页 | 
| 第4章 调研访谈与问卷设计 | 第43-55页 | 
| 4.1 调研访谈研究 | 第43-45页 | 
| 4.1.1 访谈对象的选取 | 第43页 | 
| 4.1.2 访谈的主要内容 | 第43-44页 | 
| 4.1.3 访谈的结论 | 第44-45页 | 
| 4.2 问卷设计与问卷量表 | 第45-48页 | 
| 4.2.1 问卷的设计 | 第45-46页 | 
| 4.2.2 问卷的量表 | 第46-48页 | 
| 4.3 小样本预调查与问卷修改 | 第48-55页 | 
| 4.3.1 样本的选取与问卷回收 | 第48页 | 
| 4.3.2 小样本调查结果分析及问卷的修改 | 第48-55页 | 
| 第5章 实证研究与结果讨论 | 第55-73页 | 
| 5.1 问卷的发放与样本回收 | 第55-57页 | 
| 5.1.1 问卷的发放 | 第55页 | 
| 5.1.2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55-57页 | 
| 5.2 信度与效度分析 | 第57-64页 | 
| 5.2.1 信度分析 | 第57-59页 | 
| 5.2.2 效度分析 | 第59-64页 | 
| 5.3 结构方程模型检验 | 第64-71页 | 
| 5.3.1 初始结构方程的确立 | 第64-65页 | 
| 5.3.2 结构方程模型拟合检验 | 第65-67页 | 
| 5.3.3 结构方程模型参数估计 | 第67-69页 | 
| 5.3.4 结构方程模型假设检验 | 第69-71页 | 
| 5.4 研究结果说明 | 第71-73页 | 
| 第6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73-75页 | 
| 6.1 全文总结 | 第73-74页 | 
| 6.2 创新点 | 第74页 |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研课题和发表论文 | 第83-84页 | 
| 附录A:访谈提纲 | 第84-85页 | 
| 附录B:调研问卷 | 第85-8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