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属波导毛细管的荧光检测仪
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1 绪论 | 第6-13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6-8页 |
1.1.1 罗丹明b研究意义 | 第6-8页 |
1.1.2 罗丹明b污染危害 | 第8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1.2.1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技术 | 第8-9页 |
1.2.2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第9-10页 |
1.2.3 酶联免疫法 | 第10页 |
1.3 激光诱导荧光法 | 第10-11页 |
1.4 论文的主要任务 | 第11-13页 |
2 实验原理 | 第13-26页 |
2.1 吸光度原理 | 第13-18页 |
2.1.1 分光光度计原理 | 第13-15页 |
2.1.2 金属波导毛细管 | 第15-18页 |
2.2 罗丹明b的荧光原理 | 第18-26页 |
2.2.1 荧光测试原理 | 第18-22页 |
2.2.2 荧光的非线性原理 | 第22-26页 |
3 传感器制作与系统搭建 | 第26-31页 |
3.1 传感器制作 | 第26-28页 |
3.2 测试系统的搭建 | 第28-29页 |
3.3 主要测试设备简介 | 第29-31页 |
4 金属波导毛细管的荧光测试 | 第31-54页 |
4.1 溶液配制 | 第31-32页 |
4.2 分光光度计测试 | 第32-34页 |
4.3 金属波导毛细管测试 | 第34-50页 |
4.3.1 水切水测试 | 第34-35页 |
4.3.2 连续浓度切换测试 | 第35-36页 |
4.3.3 低激光电压测试 | 第36-39页 |
4.3.4 高激光电压测试 | 第39-50页 |
4.4 测试结果分析 | 第50-52页 |
4.5 仿真结果分析 | 第52-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57-58页 |
致谢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