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高等教育论文--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论文

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培育研究

摘要第6-7页
一、导论第7-12页
    (一)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8页
        1、研究背景第7-8页
        2、研究意义第8页
    (二)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8-10页
        1、国外研究综述第8-9页
        2、国内研究综述第9-10页
    (三) 相关概念的界定第10-12页
        1、宗教、宗教观与宗教信仰第10-11页
        2、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第11页
        3、理想信念第11-12页
二、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理论概述第12-17页
    (一)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形成第12页
    (二)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在中国的发展第12-14页
    (三) 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内容第14-16页
        1、关于宗教的起源与存在的根源第14-15页
        2、宗教的本质第15页
        3、宗教的社会功能第15页
        4、关于宗教的发展问题第15-16页
        5、关于宗教的未来或前景第16页
    (四) 我国的宗教政策第16-17页
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重要性第17-19页
    (一) 抵御国际敌对势力的渗透第17-18页
    (二) 构建和谐社会氛围的要求第18页
    (三) 弥补大学生自身认识的不足第18-19页
四、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教育的现状第19-24页
    (一) 调查对象第19页
    (二) 调查概况及分析第19-24页
        1、部分大学生对宗教的认识比较模糊第19页
        2、部分学生对宗教缺乏正确的辨别能力第19-20页
        3、部分大学生存在信仰宗教的需求第20-21页
        4、部分大学生对党员能否信仰宗教认识错位第21-22页
        5、部分大学生对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理解偏差第22-23页
        6、部分大学生对生宗教政策认识有待深入第23-24页
五、影响当代大学生宗教观形成因素分析第24-28页
    (一) 客观因素第25-27页
        1、家庭因素第25页
        2、社会环境因素第25-26页
        3、文化因素第26页
        4、学校因素第26页
        5、同辈群体因素第26-27页
    (二) 主观因素第27-28页
        1、大学生的生理特点第27页
        2、大学生的认知水平第27页
        3、大学生的生活现状第27-28页
        4、大学生的心理需求第28页
六、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培育途径第28-34页
    (一) 家庭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第28-29页
    (二) 学校发挥高效的育人功能第29-32页
        1、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程改革第29页
        2、加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理论研究第29-30页
        3、拓宽马克思主义宗教知识渠道第30页
        4、强化大学生宗教事务管理措施第30-31页
        5、坚定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信仰第31页
        6、丰富大学生校园课外文化活动第31-32页
    (三) 社会创建和谐的文化环境第32页
    (四) 同辈群体发挥积极的引导第32-33页
    (五) 大学生努力提高自身水平第33-34页
        1、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树立正确的宗教观第33页
        2、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第33页
        3、及时与人进行沟通,学会调节自身心理第33-34页
七、结语第34-36页
参考文献第36-38页
ABSTRACT第38-39页
附录第40-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通信系统射频前端关键技术研究
下一篇:分布式飞行器入网机制及网络管理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