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号处理论文

基于脑电波信号的色差评价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4页
    1 引言第10页
    2 颜色脑电研究概述第10-11页
    3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研究内容第11页
        3.1 研究意义第11页
        3.2 研究内容第11页
    4 本文的章节安排第11-14页
第二章 色差评价理论及脑电基础知识第14-24页
    1 色差评价理论第14-17页
        1.1 色差评价第14页
        1.2 颜色空间概述第14-16页
            1.2.1 CIE1976L~*a~*b~*(CIELAB)均匀颜色空间第14-16页
            1.2.2 LCH颜色空间第16页
        1.3 色差公式第16-17页
    2 脑电基础知识第17-23页
        2.1 脑电波的概述第17页
        2.2 脑电采集方法第17-18页
        2.3 脑电信号的分析方法第18-19页
        2.4 事件相关电位(ERP)的概述第19-20页
            2.4.1 ERP的概念第19页
            2.4.2 ERP分类及成分第19-20页
        2.5 事件相关电位P3第20-22页
            2.5.1 P3概念第20页
            2.5.2 P3的经典范式第20-21页
            2.5.3 P3的产生条件第21页
            2.5.4 影响P3波幅和潜伏期的因素第21-22页
        2.6 事件相关电位N1第22-23页
            2.6.1 N1概念第22页
            2.6.2 影响N1波幅和潜伏期的因素第22-23页
    3 本章小结第23-24页
第三章 色差脑电实验及数据处理第24-34页
    1 色差脑电实验第24-29页
        1.1 实验对象与环境第24页
        1.2 仪器设备与软件第24-26页
        1.3 色差脑电实验设计第26-29页
            1.3.1 刺激设置第26-27页
            1.3.2 实验流程第27-28页
            1.3.3 注意事项第28页
            1.3.4 脑电记录第28-29页
    2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29-32页
        2.1 数据处理第29-31页
        2.2 数据分析第31-32页
            2.2.1 时域脑电分析第31-32页
            2.2.2 频域脑电分析第32页
    3 本章小结第32-34页
第四章 色差脑电结果及分析第34-48页
    1 时域结果及分析第34-41页
        1.1 最大、最小值电位及潜伏期第34-35页
        1.2 N1电位及潜伏期第35-39页
        1.3 P3电位及潜伏期第39-41页
    2 频域结果及分析第41-47页
        2.1 脑电信号功率谱第41-42页
        2.2 脑电各节律的频带能量占总能量的比重第42-47页
        2.3 人眼验证实验第47页
    3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8-50页
    1 总结第48-49页
    2 展望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2页
致谢第52-53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3-54页
附录第54-59页
    附录 1第54-55页
    附录 2第55-56页
    附录 3第56-57页
    附录 4第57-58页
    附录 5第58-59页
    附录 6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羊栖菜多糖SFPS激活JNK/NRF2/ARE信号通路并发挥抗氧化和抗衰老作用
下一篇:多疣壁虎Aromatase、Sox9和Sf1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