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证券市场内幕交易影响因素与监管研究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2-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13-16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1.3.3 技术路线 | 第15-16页 |
1.4 创新点 | 第16-19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19-31页 |
2.1 理论基础 | 第19-21页 |
2.1.1 有效市场理论 | 第19页 |
2.1.2 委托代理理论 | 第19-20页 |
2.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20页 |
2.1.4 噪声交易理论 | 第20-21页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21-31页 |
2.2.1 内幕交易的概念界定 | 第21-22页 |
2.2.2 内幕交易的影响研究 | 第22-24页 |
2.2.3 内幕交易的识别研究 | 第24-25页 |
2.2.4 内幕交易的影响因素研究 | 第25-27页 |
2.2.5 内幕交易的监管研究 | 第27-29页 |
2.2.6 本章小结 | 第29-31页 |
第三章 内幕交易的现状及其特点 | 第31-37页 |
3.1 内幕交易的现状 | 第31-35页 |
3.1.1 内幕交易案件分析 | 第31-32页 |
3.1.2 内幕交易主体类型分析 | 第32-33页 |
3.1.3 内幕信息类型分析 | 第33-34页 |
3.1.4 内幕交易行为方式分析 | 第34页 |
3.1.5 内幕交易处罚现状分析 | 第34-35页 |
3.2 内幕交易的特点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内幕交易影响因素分析 | 第37-53页 |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37-40页 |
4.1.1 内幕交易与公司治理结构 | 第37-38页 |
4.1.2 内幕交易与证券市场属性 | 第38页 |
4.1.3 内幕交易与投资者注意力程度 | 第38-39页 |
4.1.4 内幕交易与法律制度环境 | 第39页 |
4.1.5 内幕交易与媒体监督机制 | 第39-40页 |
4.2 实证研究设计 | 第40-45页 |
4.2.1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0-41页 |
4.2.2 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第41-45页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第45-50页 |
4.3.1 描述性统计 | 第45-46页 |
4.3.2 主要变量间的相关性分析 | 第46页 |
4.3.3 回归结果分析 | 第46-5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0-53页 |
第五章 内幕交易的监管研究 | 第53-61页 |
5.1 内幕交易监管的博弈分析 | 第53-57页 |
5.1.1 博弈模型假设 | 第53-54页 |
5.1.2 博弈模型的均衡求解 | 第54-56页 |
5.1.3 博弈模型分析 | 第56-57页 |
5.2 防控路径与监管措施 | 第57-61页 |
5.2.1 完善制度建设,提供立法保障 | 第57-58页 |
5.2.2 扩大市场监督主体,加强监管执法力度 | 第58页 |
5.2.3 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加大正确投资宣传 | 第58-61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61-65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61-6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71页 |
致谢 | 第71-73页 |
附录 | 第73-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