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三)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 文献阅读法 | 第13-14页 |
2. 个案分析法 | 第14页 |
3. 比较研究法 | 第14页 |
(四)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1. 理论意义 | 第14页 |
2. 现实意义 | 第14-15页 |
(五) 创新与不足 | 第15-17页 |
1. 创新 | 第15页 |
2. 不足 | 第15-17页 |
一、二手商品网络交易的产生与发展 | 第17-21页 |
(一) 二手交易市场发展历程 | 第17页 |
(二) 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的产生及其发展前景 | 第17-19页 |
(三) 二手商品网络交易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19-21页 |
1. 假货泛滥 | 第19-20页 |
2. 买卖双方利益风险 | 第20-21页 |
二、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的法律地位界定 | 第21-26页 |
(一) 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与一般电子商务平台的区别 | 第21-23页 |
1. 用户准入 | 第21-22页 |
2. 盈利与否 | 第22-23页 |
3. 交易模式 | 第23页 |
(二) 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本质上是网络服务提供商 | 第23-26页 |
三、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卖家侵权行为认定 | 第26-31页 |
(一) 以营利为目的出售侵权产品 | 第26-28页 |
1. 以营利为目的出售侵权产品行为认定 | 第27-28页 |
2. 以营利为目的出售侵权产品的责任承担 | 第28页 |
(二) 个人转让闲置侵权物品 | 第28-31页 |
1. 个人转让闲置侵权物品行为认定 | 第28-29页 |
2. 个人转让闲置侵权物品责任承担 | 第29-31页 |
四、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的知识产权间接侵权及认定 | 第31-42页 |
(一) 网络服务提供商承担知识产权间接侵权责任的不同理论假说 | 第31-34页 |
1. 控制义务理论 | 第32页 |
2. 危险责任说 | 第32-33页 |
3. 报偿原理说 | 第33-34页 |
(二) 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知识产权间接侵权行为认定 | 第34-42页 |
1. “通知”规则 | 第35-38页 |
2. “知道”规则 | 第38-42页 |
五、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中知识产权侵权认定规则的完善 | 第42-46页 |
(一) 完善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制度设计 | 第42-44页 |
1. 通知的接收与处理 | 第42-43页 |
2. 接到通知后的措施 | 第43-44页 |
(二) 完善二手商品网络交易平台有关立法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