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符号和缩略词 | 第13-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7页 |
1.1 肿瘤现状 | 第15页 |
1.2 靶向治疗现状 | 第15-17页 |
1.2.1 被动靶向 | 第15-16页 |
1.2.2 主动靶向 | 第16-17页 |
1.2.3 物理化学靶向 | 第17页 |
1.3 纳米药物的研究与应用 | 第17-18页 |
1.4 纳米胶束 | 第18-22页 |
1.4.1 还原敏感型胶束 | 第20-21页 |
1.4.2 pH敏感型胶束 | 第21页 |
1.4.3 酶敏感型胶束 | 第21-22页 |
1.5 阿霉素和乳糖 | 第22-24页 |
1.5.1 阿霉素 | 第22-23页 |
1.5.2 乳糖 | 第23-24页 |
1.6 本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思路 | 第24-27页 |
第二章 载药纳米胶束的制备与表征 | 第27-39页 |
2.1 材料与方法 | 第27-32页 |
2.1.1 试剂与耗材 | 第27页 |
2.1.2 仪器与设备 | 第27-28页 |
2.1.3 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2.2. 结果与讨论 | 第32-39页 |
2.2.1 Lac-DOX合成与制备 | 第32-33页 |
2.2.2 载药纳米颗粒的表征及优化 | 第33-36页 |
2.2.3 Lac-DOX/DOX纳米颗粒体外释放 | 第36-38页 |
2.2.4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第三章 纳米药物体外水平研究 | 第39-57页 |
3.1 材料与方法 | 第39-45页 |
3.1.1 试剂与耗材 | 第39页 |
3.1.2 仪器与设备 | 第39-40页 |
3.1.3 实验方法 | 第40-45页 |
3.2 结果与讨论 | 第45-56页 |
3.2.1 药物作用时间的确定 | 第45-46页 |
3.2.2 胶束包载比例的确定 | 第46页 |
3.2.3 载药纳米颗粒的细胞毒性研究 | 第46-49页 |
3.2.4 Lac-DOX/DOX NPs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 第49-52页 |
3.2.5 Lac-DOX/DOX NPs的吞噬行为 | 第52-54页 |
3.2.6 Lac-DOX/DOX NPs的靶向功能 | 第54-56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第四章 纳米药物体内抗肿瘤药效研究 | 第57-63页 |
4.1 材料与方法 | 第57-59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57页 |
4.1.2 实验方法 | 第57-59页 |
4.2 结果与讨论 | 第59-61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61-6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致谢 | 第69-71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1-73页 |
导师简介 | 第73-75页 |
作者简介 | 第75-76页 |
附件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