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层治理问题研究--以LJ农商行为例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导论第10-16页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第10-12页
        一、选题背景第10-11页
        二、研究意义第11-12页
    第二节 文献综述第12-14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2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结构第14-16页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第16-23页
    第一节 银行经营层治理概述第16-18页
        一、公司治理的含义第16-17页
        二、银行经营层的含义第17页
        三、银行经营层治理的含义第17-18页
    第二节 银行经营层治理的理论基础第18-20页
        一、管家理论第18页
        二、产权理论第18页
        三、企业的契约理论第18-19页
        四、委托代理理论第19-20页
        五、利益相关者理论第20页
    第三节 银行经营层治理的模式第20-21页
        一、一元治理模式第21页
        二、二元治理模式第21页
    第四节 银行经营层治理的重要性第21-23页
第三章 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层治理的特殊性第23-27页
    第一节 农村商业银行的特殊性第23-26页
        一、强制性制度变迁第23-24页
        二、利益主体多元博弈第24页
        三、外部治理亟待完善第24-26页
    第二节 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层治理的特殊性第26-27页
        一、选聘机制的特殊性第26页
        二、经营机制的特殊性第26页
        三、治理目标的特殊性第26-27页
第四章 LJ农商行经营层治理现状与问题第27-35页
    第一节 LJ农商行发展概况第27-31页
        一、历史沿革与发展状况第27-29页
        二、业务范围第29-30页
        三、经营概况第30-31页
    第二节 LJ农商行经营层治理的现状第31-32页
        一、厘清产权体系,明确经营层治理的委托主体第31页
        二、初构法人治理,明确经营层治理的职权范围第31-32页
    第三节 LJ农商行经营层治理存在的问题第32-35页
        一、经营目标不明确,双线负责第32页
        二、治理主体职责不清,行权混乱第32页
        三、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第32-33页
        四、信息披露不完备,监督无据第33页
        五、激励约束机制乏力,治理效果打折第33-34页
        六、外部行政干预,背离市场方向第34-35页
        七、高管层选聘机制不科学第35页
        八、参与治理模式有待改进第35页
第五章 LJ农商行经营层治理优化对策第35-40页
    第一节 构建农商银经营层治理的模式第35-36页
    第二节 推动农村商业银行经营层治理的对策第36-40页
        一、完善产权制度,强化股东履职的内在动力第36-37页
        二、厘清治理主体职责边界,规范和强化分权制衡机制第37-38页
        三、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保护各利益相关者第38页
        四、完善履职评价体系,构建长效激励约束机制第38-39页
        五、加强“外部人”自我约束,切实履行应尽职责第39页
        六、引入市场化职业经理人选聘机制第39-40页
        七、提高外部监亊占比,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第40页
        八、充分发挥市场中介和行业组织的监督作用第40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0-42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40-41页
    第二节 存在的不足第41页
    第三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4页
致谢第44页

论文共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众筹出版中项目发起人与出资人的两阶段信号博弈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环境下徽商银行理财产品营销渠道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