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6页 |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3-22页 |
1.1 化学农药的使用现状和危害 | 第13页 |
1.2 农药残留分析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1.2.1 农药残留分析前处理技术 | 第14-15页 |
1.2.2 样品检测技术 | 第15-16页 |
1.3 农药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研究 | 第16-18页 |
1.3.1 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行为 | 第17页 |
1.3.2 农药在土壤中的吸附影响因素 | 第17-18页 |
1.4 唑草酮研究 | 第18-20页 |
1.4.1 唑草酮简介 | 第18-19页 |
1.4.2 唑草酮的安全性 | 第19页 |
1.4.3 唑草酮开发与应用研究 | 第19-20页 |
1.4.4 唑草酮残留分析研究 | 第20页 |
1.5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9页 |
2.1 试验材料 | 第22页 |
2.1.1 实验供试标准品 | 第22页 |
2.1.2 实验试剂 | 第22页 |
2.1.3 主要仪器和设备 | 第22页 |
2.1.4 供试土壤 | 第22页 |
2.2 试验方法 | 第22-29页 |
2.2.1 土壤理化性质的测定 | 第22-23页 |
2.2.2 样品前处理方法 | 第23页 |
2.2.3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 | 第23-25页 |
2.2.4 唑草酮在土壤中的吸附试验 | 第25-26页 |
2.2.5 初始pH对唑草酮在土壤中吸附的影响 | 第26页 |
2.2.6 去除土壤有机质对吸附的影响 | 第26页 |
2.2.7 两种表面活性剂对唑草酮在土壤中吸附的影响 | 第26页 |
2.2.8 吸附数据处理 | 第26-29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9-43页 |
3.1 唑草酮残留分析方法 | 第29-32页 |
3.1.1 洗脱剂比例优化 | 第29页 |
3.1.2 净化吸附剂的选择 | 第29-30页 |
3.1.3 升温速率的选择 | 第30页 |
3.1.4 载气流速的选择 | 第30页 |
3.1.5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第30-32页 |
3.1.6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第32页 |
3.2 吸附试验样品分析方法 | 第32-34页 |
3.2.1 标准曲线与线性范围 | 第32-33页 |
3.2.2 方法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 第33-34页 |
3.3 唑草酮在土壤中的吸附动力学研究 | 第34-35页 |
3.4 唑草酮在土壤中的吸附热力学研究 | 第35-38页 |
3.5 pH对吸附的影响 | 第38-39页 |
3.6 去除有机质处理对吸附的影响 | 第39-40页 |
3.7 表面活性剂对土壤吸附唑草酮的影响 | 第40-43页 |
4 讨论 | 第43-45页 |
5 结论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