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0-12页 |
1.2.1 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影响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2.2 CO_2浓度升高对植物的影响 | 第10-11页 |
1.2.3 干旱胁迫对植物的影响 | 第11页 |
1.2.4 干旱胁迫与高CO_2浓度的交互作用对植物的影响 | 第11-12页 |
1.3 试验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3.1 试验内容 | 第12页 |
1.3.2 技术路线 | 第12-13页 |
1.4 本研究拟解决的问题 | 第13-14页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第14-17页 |
2.1 试验地点与供试材料 | 第14页 |
2.2 设施构成与系统控制 | 第14页 |
2.3 试验设计 | 第14页 |
2.4 生育期确定 | 第14页 |
2.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第14-16页 |
2.5.1 叶片石蜡切片的观察 | 第14-15页 |
2.5.2 光合作用和叶片叶绿素含量的测定 | 第15页 |
2.5.3 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测定 | 第15-16页 |
2.5.4 叶片POD、MDA、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 第16页 |
2.5.5 叶片糖类含量的测定 | 第16页 |
2.5.6 谷子形态指标及生物量的测定 | 第16页 |
2.6 数据处理 | 第16-17页 |
第三章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光合作用的影响 | 第17-25页 |
3.1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的叶片组织结构的影响 | 第17页 |
3.2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净光合速率的影响 | 第17页 |
3.3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气孔导度的影响 | 第17页 |
3.4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叶片蒸腾速率的影响 | 第17-20页 |
3.5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叶片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 第20页 |
3.6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叶片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20-22页 |
3.6.1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孕穗期叶片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20-21页 |
3.6.2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灌浆期叶片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21-22页 |
3.7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叶片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 | 第22-23页 |
3.8 小结与讨论 | 第23-25页 |
第四章 高CO_2浓度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25-30页 |
4.1 2015年高CO_2浓度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25页 |
4.2 2016年高CO_2浓度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 | 第25-27页 |
4.3 高CO_2浓度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孕穗期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27页 |
4.4 高CO_2浓度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灌浆期叶绿素荧光光响应曲线的影响 | 第27-28页 |
4.5 小结与讨论 | 第28-30页 |
第五章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抗逆指标、形态指标和生物量的影响 | 第30-36页 |
5.1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叶片POD、MDA、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第30-31页 |
5.2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叶片糖类含量的影响 | 第31-32页 |
5.3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形态指标的影响 | 第32-33页 |
5.4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总生物量的影响 | 第33-34页 |
5.5 CO_2浓度升高和干旱交互作用对谷子单位面积粒重的影响 | 第34页 |
5.6 小结与讨论 | 第34-36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36-39页 |
6.1 试验总结 | 第36-37页 |
6.2 试验展望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5页 |
ABSTRACT | 第45-46页 |
附录 | 第47-4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9-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