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财务管理论文

高管团队特征对上市公司非公允关联交易的影响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9页
1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1页
        1.1.2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13-15页
        1.2.1 研究思路第13-14页
        1.2.2 研究方法第14-15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第15-18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框架第16-18页
2 文献综述第18-26页
    2.1 非公允关联交易的相关文献第18-21页
        2.1.1 公司治理与非公允关联交易第18-19页
        2.1.2 盈余管理与非公允关联交易第19-21页
    2.2 高管团队特征的相关文献第21-25页
    2.3 文献评述第25-26页
3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26-36页
    3.1 概念界定第26-29页
        3.1.1 高管团队第26-27页
        3.1.2 高管团队特征第27-28页
        3.1.3 非公允关联交易第28-29页
    3.2 理论基础第29-36页
        3.2.1 高阶梯队理论第29-30页
        3.2.2 人力资本理论第30-31页
        3.2.3 委托代理理论第31-32页
        3.2.4 舞弊三角理论第32-33页
        3.2.5 信息不对称理论第33-36页
4 研究假设与研究设计第36-46页
    4.1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第36-41页
        4.1.1 高管团队平均年龄与非公允关联交易第36页
        4.1.2 高管团队平均学历与非公允关联交易第36-37页
        4.1.3 高管团队平均任期与非公允关联交易第37-38页
        4.1.4 高管团队女性比例与非公允关联交易第38页
        4.1.5 高管团队规模与非公允关联交易第38-39页
        4.1.6 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与非公允关联交易第39-40页
        4.1.7 高管团队持股比例与非公允关联交易第40页
        4.1.8 高管团队薪酬差距与非公允关联交易第40-41页
    4.2 研究设计第41-46页
        4.2.1 样本的选取及数据来源第41-42页
        4.2.2 变量定义第42-45页
        4.2.3 回归模型的设计第45-46页
5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第46-60页
    5.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6-49页
        5.1.1 非公允关联交易的描述性分析第46页
        5.1.2 其他变量的描述性分析第46-49页
    5.2 相关性分析第49-51页
    5.3 回归结果分析第51-57页
    5.4 稳健性检验第57-60页
6 研究结论、建议与展望第60-64页
    6.1 研究结论第60-61页
    6.2 研究建议第61-63页
    6.3 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70页
致谢第70-7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2页

论文共7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酒店业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基于锦江酒店并购铂涛酒店
下一篇:大股东股权质押下公司盈余管理的时期和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