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1.3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2-14页 |
1.5 本章小结 | 第14-15页 |
第二章 共线运营模式及特点 | 第15-28页 |
2.1 共线运营典型案例分析 | 第15-21页 |
2.1.1 东京案例分析 | 第15-19页 |
2.1.2 重庆案例分析 | 第19-21页 |
2.2 共线运营模式的概念 | 第21-22页 |
2.3 共线运营的类型 | 第22-23页 |
2.4 共线运营的效果及影响 | 第23-27页 |
2.4.1 共线与单线对比分析 | 第23-24页 |
2.4.2 共线运营优势 | 第24-26页 |
2.4.3 共线运营不足 | 第26-27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三章 共线运营实施条件分析 | 第28-40页 |
3.1 客流条件 | 第28-30页 |
3.2 线站条件 | 第30-37页 |
3.2.1 车站的形式 | 第30-35页 |
3.2.2 过轨方式 | 第35-36页 |
3.2.3 配线的形式 | 第36-37页 |
3.3 运营条件 | 第37-39页 |
3.3.1 车型、制式统一 | 第37-38页 |
3.3.2 供电 | 第38-39页 |
3.3.3 通信、信号系统统一 | 第39页 |
3.4 其他条件 | 第39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四章 济南轨道交通R1与R2互联互通实例分析 | 第40-73页 |
4.1 项目背景 | 第40-45页 |
4.1.1 济南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 | 第40-42页 |
4.1.2 济南轨道交通第一轮建设规划 | 第42-43页 |
4.1.3 济南轨道交通R1线工程概况 | 第43页 |
4.1.4 济南轨道交通R2线工程概况 | 第43-44页 |
4.1.5 王府庄站概况 | 第44-45页 |
4.1.6 目前存在的问题 | 第45页 |
4.2 互联互通方案研究 | 第45-72页 |
4.2.1 线路方案研究 | 第45-50页 |
4.2.2 土建实施方案 | 第50-54页 |
4.2.3 车辆方案分析 | 第54-60页 |
4.2.4 运营组织管理 | 第60-69页 |
4.2.5 供电方案研究 | 第69页 |
4.2.6 通信方案研究 | 第69-70页 |
4.2.7 信号方案研究 | 第70-7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72-7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5页 |
5.1 结论 | 第73页 |
5.2 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