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王安忆小说的隐喻叙事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绪论 | 第7-13页 |
一、王安忆及其作品述评 | 第7-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8-11页 |
三、选题思路及研究价值 | 第11-13页 |
第一章 新世纪王安忆小说隐喻叙事景观的扫描 | 第13-24页 |
第一节 新世纪王安忆小说隐喻叙事的发展轨迹 | 第13-16页 |
一、探索性文本:《富萍》 | 第13-14页 |
二、实验性文本:《遍地枭雄》 | 第14-15页 |
三、成熟性文本:《匿名》 | 第15-16页 |
第二节 新世纪王安忆小说隐喻叙事的人物群像 | 第16-19页 |
一、城市接纳的新移民 | 第16-17页 |
二、城乡驱逐的边缘人 | 第17-18页 |
三、城市原住民中的小人物 | 第18-19页 |
第三节 新世纪王安忆小说隐喻叙事的创作策略 | 第19-24页 |
一、隐喻叙事的连接效应 | 第20页 |
二、隐喻叙事的诗性效果 | 第20-21页 |
三、隐喻叙事的语篇统摄功能 | 第21-24页 |
第二章 新世纪王安忆隐喻小说的表现形态 | 第24-32页 |
第一节 人物隐喻 | 第24-27页 |
一、《遍地枭雄》中小人物的隐喻:历史的戏说者 | 第24-25页 |
二、《匿名》“主人公”的隐喻:从“他”到“老新” | 第25-27页 |
第二节 情节隐喻 | 第27-29页 |
一、《遍地枭雄》中绑架案的隐喻:身份的焦虑 | 第27-28页 |
二、《匿名》中落水案的隐喻:自我救赎的失败 | 第28-29页 |
第三节 主题隐喻 | 第29-32页 |
一、“林窟”的隐喻:对原始文明的寻找 | 第29-31页 |
二、“新世界”的隐喻:对现代文明的探寻 | 第31-32页 |
第三章 王安忆小说隐喻叙事的价值意义 | 第32-38页 |
第一节 王安忆式隐喻叙事的精神追求 | 第32-35页 |
一、从“书写城市”到“书写文明”的飞跃 | 第32-33页 |
二、“精英意识”的坚守者 | 第33-35页 |
第二节 王安忆隐喻式小说的现代意蕴 | 第35-38页 |
一、关注当代青年的精神困境 | 第35-36页 |
二、对当代文学发展问题的忧思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52页 |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