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学微生物学(病原细菌学、病原微生物学)论文--病原细菌论文--分枝杆菌属(抗酸性杆菌)论文

结核分枝杆菌Rv3899c结构及功能的初步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1章 前言第12-30页
    1.1 结核病第12-17页
        1.1.1 结核病的疫情及其现状第12-13页
        1.1.2 结核病的传播途径第13-14页
        1.1.3 结核病疫苗第14-16页
        1.1.4 结核病的治疗第16-17页
    1.2 结核分枝杆菌简介第17-20页
        1.2.1 结核分枝杆菌的基本形态第18页
        1.2.2 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的构成第18-19页
        1.2.3 结核分枝杆菌的抵抗力第19页
        1.2.4 结核分枝杆菌的毒力第19-20页
    1.3 结核分枝杆菌“假想”保守蛋白第20-21页
    1.4 蛋白质的分离纯化技术第21-24页
        1.4.1 蛋白质分离提纯的一般程序第21页
        1.4.2 蛋白质分离纯化的具体方法第21-24页
    1.5 蛋白质晶体学研究第24-29页
        1.5.1 蛋白质结晶的原理第24页
        1.5.2 蛋白质结晶的方法第24-25页
        1.5.3 蛋白质晶体的筛选和优化第25-26页
        1.5.4 影响蛋白质结晶的主要因素第26页
        1.5.5 X射线衍射蛋白质晶体的基本原理第26-27页
        1.5.6 蛋白质晶体X射线衍射的全过程第27页
        1.5.7 蛋白质晶体结构解析第27-28页
        1.5.8 蛋白质晶体学在药物中的应用第28-29页
    1.6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第29-30页
第2章 结核分枝杆菌Rv3899c的结构研究第30-66页
    2.1 实验材料第30-36页
        2.1.1 菌株和质粒第30页
        2.1.2 主要试剂第30-32页
        2.1.3 相关溶液及其配置第32-35页
            2.1.3.1 培养基第32-33页
            2.1.3.2 主要缓冲液及其它溶液第33-35页
        2.1.4 主要仪器第35-36页
    2.2 实验方法第36-48页
        2.2.1 Rv3899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6页
        2.2.2 结核分枝杆菌全基因组的提取第36-37页
        2.2.3 结核分枝杆菌Rv3899c的克隆第37-39页
            2.2.3.1 Rv3899c的扩增第37-38页
            2.2.3.2 PCR扩增产物的回收第38页
            2.2.3.3 pET28a质粒的制备第38页
            2.2.3.4 载体质粒pET28a和目的基因Rv3988c的酶切、回收第38页
            2.2.3.5 双酶切产物的连接反应第38-39页
            2.2.3.6 重组质粒的转化第39页
            2.2.3.7 阳性克隆子的鉴定第39页
        2.2.4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第39-43页
            2.2.4.1 重组蛋白pET28a-Rv3899c的小量试表达第39-40页
            2.2.4.2 Western blot验证目的蛋白的表达情况第40-41页
            2.2.4.3 重组质粒pET28a-Rv3899c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第41页
            2.2.4.4 Ni-NTA亲和层析纯化His标签重组蛋白第41页
            2.2.4.5 蛋白浓缩第41-42页
            2.2.4.6 分子筛色谱纯化重组蛋白第42-43页
        2.2.5 蛋白质浓度的测定第43-44页
        2.2.6 Rv3899c的稳定性分析第44页
        2.2.7 融合蛋白的结晶及X射线衍射第44-48页
            2.2.7.1 重组融合蛋白的晶体培养第44-47页
            2.2.7.2 重组蛋白晶体X射线衍射第47-48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48-64页
        2.3.1 Rv3899c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8-49页
        2.3.2 M. tuberculosis基因组的提取第49-50页
        2.3.3 重组蛋白的构建第50-52页
            2.3.3.1 Rv3899c的基因扩增第50页
            2.3.3.2 重组载体pET28a-Rv3899c的双酶切验证第50-51页
            2.3.3.3 重组载体pET28a-Rv3899c的基因测序验证第51-52页
        2.3.4 融合蛋白pET28a-Rv3899c的试表达第52-53页
        2.3.5 融合蛋白pET28a-Rv3899c的Western Blot鉴定第53-54页
        2.3.6 融合蛋白pET28a-Rv3899c的大量表达与纯化第54-55页
            2.3.6.1 亲和层析第54页
            2.3.6.2 凝胶过滤层析第54-55页
        2.3.7 蛋白浓度的测定第55-56页
        2.3.8 Rv3899c的稳定性分析第56页
        2.3.9 Rv3899c蛋白晶体的获得及数据收集第56-59页
            2.3.9.1 Rv3899c蛋白晶体的初筛第56-57页
            2.3.9.2 Rv3899c蛋白晶体的优化第57-58页
            2.3.9.3 Rv3899c蛋白晶体的X射线衍射第58-59页
        2.3.10 晶体蛋白的Western Blot验证和N端测序验证第59-61页
            2.3.10.1 Western Blot验证第60页
            2.3.10.2 N端测序验证第60-61页
            2.3.10.3 N端测序结果第61页
        2.3.11 Rv3899c184410的重新构建、纯化、晶体筛选第61-64页
            2.3.11.1 Rv3899c184410的构建第61-63页
            2.3.11.2 Rv3899c184-410的表达纯化第63-64页
            2.3.11.3 Rv3899c184-410的结晶筛选第64页
        2.3.12 同晶置换进行相位解析第64页
    2.4 讨论第64-66页
第3章 垂钓与Rv3899c相互作用的蛋白第66-74页
    3.1 实验材料第66页
        3.1.1 质粒和菌株第66页
        3.1.2 培养基第66页
        3.1.3 主要试剂第66页
        3.1.4 主要溶液第66页
        3.1.5 主要仪器第66页
    3.2 实验方法第66-70页
        3.2.1 GST垂钓与Rv3899c相互作用的蛋白第66-69页
            3.2.1.1 目的片段的构建第66-67页
            3.2.1.2 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与纯化第67-68页
            3.2.1.3 结核分枝杆菌全蛋白的提取第68页
            3.2.1.4 GST垂钓相互作用的蛋白第68页
            3.2.1.5 银染第68-69页
        3.2.2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组芯片与Rv3899c相互作用第69-70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70-73页
        3.3.1 GST垂钓与Rv3899c相互作用蛋白第70-72页
            3.3.1.1 目的片段的构建第70页
            3.3.1.2 GST-Sepharose亲和层析第70-71页
            3.3.1.3 GST垂钓第71页
            3.3.1.4 银染第71-72页
        3.3.2 结核分枝杆菌蛋白质组芯片与Rv3899c相互作用第72-73页
    3.4 讨论第73-74页
第4章 结论与展望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81页
致谢第81-83页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情况第83页

论文共8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SETD4在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及凋亡中的作用探讨
下一篇:生脉复方改善线虫阿尔茨海默症模型病理特征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