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农作物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薯类作物病虫害论文--马铃薯(土豆)病虫害论文

寡糖·链蛋白防控马铃薯晚疫病效果评价

摘要第3-5页
Summary第5-6页
第一章 前言第9-18页
    1 马铃薯晚疫病第9-13页
        1.1 概述第9页
        1.2 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病特征第9-10页
        1.3 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第10-13页
    2 植物诱导抗病性第13-16页
        2.1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概念第13页
        2.2 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因子第13-14页
        2.3 植物诱导抗性机制研究进展第14-16页
    3 6%寡糖?链蛋白制剂第16-17页
    4 诱导马铃薯抗晚疫病研究进展第17页
        4.1 生物源激发子诱导马铃薯抗晚疫病第17页
        4.2 非生物源激发子诱导马铃薯抗晚疫病第17页
    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第二章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在马铃薯上的应用效果评价第18-28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8-19页
        1.1 试验材料第18页
        1.2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处理陇薯9号试管苗第18-19页
        1.3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腐殖酸水溶肥料处理M试管苗第19页
        1.4 数据统计第1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9-26页
        2.1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陇薯9号试管苗定植效果评价第19-23页
        2.2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腐殖酸水溶肥料对M试管苗定植的应用效果评价第23-26页
    3 结论与讨论第26-28页
        3.1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陇薯9号试管苗定植的应用效果评价第27页
        3.2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与腐殖酸水溶肥料对M号试管苗定植的应用效果评价第27-28页
第三章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不同马铃薯品种的诱导抗病机制研究第28-39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8-31页
        1.1 试验材料第28页
        1.2 马铃薯苗的培养第28页
        1.3 试验设计第28-29页
        1.4 酶活性测定方法第29-3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1-37页
        2.1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处理对不同马铃薯品种叶片SOD活性的影响第31-33页
        2.2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处理对不同马铃薯品种叶片POD活性的影响第33-35页
        2.3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处理对不同马铃薯品种叶片CAT活性的影响第35-37页
    3 结论与讨论第37-39页
        3.1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叶片SOD的影响第37页
        3.2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叶片POD的影响第37页
        3.3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叶片CAT的影响第37-39页
第四章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室内防效评价及防病机制研究第39-5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9-41页
        1.1 试验材料第39-40页
        1.2 对马铃薯诱导抗晚疫病机制及防治效果研究第40-4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1-48页
        2.1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诱导叶片SOD活性变化.第41-43页
        2.2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诱导叶片POD活性变化.第43-45页
        2.3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抗性诱导叶片CAT活性变化.第45-47页
        2.4 不同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诱导抗病效果的研究第47-48页
    3 结论与讨论第48-51页
        3.1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防病机制研究第48-49页
        3.2 不同浓度处理对马铃薯晚疫病诱导抗病效果研究第49-51页
第五章 6%寡糖·链蛋白可湿性粉剂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病效果评价第51-5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51-54页
        1.1 试验材料第51页
        1.2 供试药剂第51页
        1.3 试验设计与安排第51-52页
        1.4 调查、记录和测量方法第52-54页
    2 结果与分析第54-55页
        2.1 对作物及其他病虫害的影响第54页
        2.2 对马铃薯晚疫病时间的影响第54页
        2.3 对马铃薯晚疫病田间防效评价第54-55页
    3 结论与讨论第55-56页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第56-58页
    1 结论第56页
    2 创新点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5页
附录第65-68页
致谢第68-69页
导师简介第69-70页
个人简介第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宁夏银北地区盐碱地柳枝稷适应性研究
下一篇:冀东地区强筋小麦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对不同灌水量的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