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基础科学论文--土壤学论文--土壤改良论文

羊粪炭化及堆肥产品对沙化土壤改良的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5页
    1.1 沙化土壤改良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第11页
    1.2 生物质炭特性及其应用第11-12页
    1.3 聚丙烯酰胺的特性与应用第12-13页
    1.4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3页
    1.5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5.1 生物质炭与堆肥的制备及特性分析第13页
        1.5.2 羊粪生物质炭及堆肥产品对沙化土壤养分渗流的影响第13页
        1.5.3 生物质炭及堆肥产品对沙化土壤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第13-14页
    1.6 研究目标第14页
    1.7 研究的技术路线第14-15页
第二章 生物质炭制备及特性分析第15-22页
    2.1 羊粪生物质炭和堆肥的制备与表征第15-16页
        2.1.1 生物质来源第15页
        2.1.2 生物质热解炭化与堆肥第15-16页
        2.1.3 结构表征第16页
    2.2 热解温度对羊粪炭特性的影响第16-20页
        2.2.1 FTIR分析第16-17页
        2.2.2 扫描电镜(SEM)分析第17-19页
        2.2.3 XRD分析第19页
        2.2.4 元素分析第19-20页
    2.3 本章小结第20-22页
第三章 生物质炭及堆肥产品对沙化土壤养分渗流的影响第22-39页
    3.1 材料与方法第22-23页
        3.1.1 试验区概况与供试材料第22页
        3.1.2 试验设计第22-23页
        3.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第23页
        3.1.4 数据处理第23页
    3.2 结果与讨论第23-37页
        3.2.1 羊粪生物质炭及堆肥产品对沙化土壤养分渗流的影响第23-31页
            3.2.1.1 羊粪生物炭及其堆肥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第23-24页
            3.2.1.2 羊粪生物炭及其堆肥对土壤氮含量及其形态的影响第24-27页
            3.2.1.3 羊粪生物炭及其堆肥对土壤磷的影响第27-29页
            3.2.1.4 羊粪生物炭及其堆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29-30页
            3.2.1.5 羊粪生物炭及其堆肥对土壤粒径组成的影响第30-31页
        3.2.2 羊粪生物质炭及堆肥产品在添加PAM后对沙化土壤养分渗流的影响第31-37页
            3.2.2.1 羊粪生物炭及其堆肥对土壤酸碱度的影响第31-32页
            3.2.2.2 羊粪生物炭及其堆肥对土壤氮含量及其形态的影响第32-34页
            3.2.2.3 羊粪生物炭及其堆肥对土壤磷的影响第34-35页
            3.2.2.4 羊粪生物炭及其堆肥对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第35-36页
            3.2.2.5 羊粪生物炭及其堆肥对土壤粒径组成的影响第36页
            3.2.2.6 添加PAM对抑制沙化土壤外源添加养分淋溶的影响第36-37页
    3.3 本章小结第37-39页
第四章 生物质炭及堆肥产品对沙化土壤和黑麦草生长的影响第39-47页
    4.1 材料与方法第39-40页
        4.1.1 供试材料第39页
        4.1.2 试验设计第39页
        4.1.3 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第39-40页
        4.1.4 数据处理第40页
    4.2 结果与讨论第40-46页
        4.2.1 羊粪炭化及堆肥产品配施对沙化土壤的研究第40-44页
            4.2.1.1 羊粪炭化及堆肥产品配施对沙化土壤中氮素的影响第40-42页
            4.2.1.2 羊粪炭化及堆肥产品配施对沙化土壤中磷素的影响第42-43页
            4.2.1.3 羊粪炭化及堆肥产品配施对沙化土壤中pH和有机质的影响第43-44页
        4.2.2 羊粪炭化及堆肥产品配施对植物品质的研究第44-46页
    4.3 本章小结第46-47页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第47-49页
    5.1 结论第47-48页
    5.2 创新点第48页
    5.3 研究展望第48-49页
参考文献第49-56页
附录第56-57页
致谢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遥感过程模型的农田NPP估算及参数敏感性研究
下一篇:云南大山包黑颈鹤自然保护区退耕湿地土壤理化性质三年变化监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