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6页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1.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12-14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4-2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7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21-22页 |
1.3 论文的总体思路、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 第22-25页 |
1.3.1 论文的总体思路及主要内容 | 第22-24页 |
1.3.2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24-25页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5-26页 |
第2章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现状和问题分析 | 第26-41页 |
2.1 相关概念 | 第26-27页 |
2.1.1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 | 第26页 |
2.1.2 研发投入 | 第26页 |
2.1.3 国外技术引进 | 第26-27页 |
2.1.4 创新绩效 | 第27页 |
2.1.5 门槛效应 | 第27页 |
2.2 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现状 | 第27-37页 |
2.2.1 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投入现状 | 第27-30页 |
2.2.2 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产出现状 | 第30-32页 |
2.2.3 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区域创新投入现状 | 第32-35页 |
2.2.4 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区域创新产出现状 | 第35-37页 |
2.3 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存在的问题 | 第37-4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3章 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门槛回归模型 | 第41-50页 |
3.1 门槛回归模型 | 第41-45页 |
3.1.1 门槛回归模型的简介 | 第41页 |
3.1.2 门槛回归模型的估计 | 第41-43页 |
3.1.3 门槛效应的检验以及门槛值个数的确定 | 第43-44页 |
3.1.4 门槛估计值置信区间的构造 | 第44-45页 |
3.1.5 多个门槛回归模型门槛值的估计 | 第45页 |
3.2 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门槛回归模型构建与变量选取 | 第45-48页 |
3.2.1 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门槛回归模型构建 | 第45-46页 |
3.2.2 被解释变量 | 第46-47页 |
3.2.3 解释变量 | 第47页 |
3.2.4 门槛变量 | 第47页 |
3.2.5 控制变量 | 第47-48页 |
3.3 数据来源和数据整理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4章 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的门槛回归实证研究 | 第50-67页 |
4.1 研发经费投入对创新绩效的门槛回归实证研究 | 第50-55页 |
4.1.1 研发经费投入对经济型创新绩效的门槛回归 | 第50-52页 |
4.1.2 研发经费投入对知识型创新绩效的门槛回归 | 第52-55页 |
4.2 研发人力投入对创新绩效的门槛回归实证研究 | 第55-61页 |
4.2.1 研发人力投入对经济型创新绩效的门槛回归 | 第55-58页 |
4.2.2 研发人力投入对知识型创新绩效的门槛回归 | 第58-61页 |
4.3 实证结果分析 | 第61-65页 |
4.3.1 研发经费投入对经济型创新绩效门槛回归的结果分析 | 第61-62页 |
4.3.2 研发经费投入对知识型创新绩效门槛回归的结果分析 | 第62-63页 |
4.3.3 研发人力投入对经济型创新绩效门槛回归的结果分析 | 第63-64页 |
4.3.4 研发人力投入对知识型创新绩效门槛回归的结果分析 | 第64-65页 |
4.4 研发投入对创新绩效门槛回归的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第5章 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绩效的对策建议 | 第67-70页 |
5.1 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投入 | 第67-68页 |
5.2 提高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新成果产出水平 | 第68-69页 |
5.3 协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均衡发展 | 第6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结论 | 第7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72-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81页 |